1500株“紅粉佳人”山間綻放,不少市民游客“櫻”它而來;200畝油菜花田里,唱響鄉村振興的音符……連日來,集美區的“賞花經濟”因各大線上平臺的傳播而更加火熱。集美區也趁熱打鐵,抓住這波“花季流量”,推出鄉村音樂會、櫻花節等活動,旨在以花引流,打響鄉村知名度,激活鄉村經濟。
春日剛到,李林村田李溪畔的200畝油菜花肆意綻放,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踏青賞花。這片油菜花田原為雜草灌木叢地,2023年12月進行改造復耕,并播種油菜花。去年這片油菜花田首次亮相,便成為集美區春季鄉村美景的“頂流”。集美區看到“頂流的力量”,今年在油菜花盛開前便提前謀劃,不僅在油菜花田周邊設置了市集攤位,還配套了咖啡屋,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為進一步打響鄉村知名度,集美區還推出了“田園樂章,奏響李林”鄉村音樂會系列活動,僅3月1日至2日就吸引近3萬人次游客前來打卡。人氣的背后是消費增長的潛力,集美區通過系列活動,也帶動了當地土特產的銷售和餐飲業的發展。
在灌口鎮東輝村的櫻花谷里,1500多棵櫻樹正進入盛花期,東輝村借此舉辦了該村的首屆櫻花節。“我們希望這次櫻花節能吸引更多游客來到東輝村,感受這里的魅力。”主辦方表示,活動為東輝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鄉村振興。
集美區探索“賞花經濟”新思路,讓鄉村把“流量”變成“留量”。據介紹,2024年,集美區通過國企主導整合30處文旅資源,打造6條精品線路,吸引游客5.9萬人次。集美區還構建“線上+線下”導流平臺,策劃豐收節等主題活動,推出“五鄉文化”特色體驗活動,增加鄉村曝光量。
此外,集美區還完成了300畝荒地復耕,培育了3000人次三農人才,引入了600家社會資本。集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他們將進一步盤活鄉村資源,推動“賞花經濟”向“四季經濟”延伸;聯動社會資本打造農文旅品牌,依托融媒體矩陣強化宣傳,培育返鄉青年人才,構建“國企+社會資本+兩鎮聯動”的招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以花為媒,鄉村振興迎來新機遇。集美區通過“賞花經濟”,探索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思路,嘗試讓鄉村實現從“顏值”到“產值”的轉變。當然,想要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集美區仍需推動文化賦能,加強農旅融合,延長產業鏈,在豐富游客體驗感的同時,也為農民提供多元化的增收渠道,讓鄉村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花朵”。
(海西晨報記者 宗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櫻花爛漫時山間如夢境 廈門各地櫻花迎來盛2025-03-1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