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廈門市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新實踐 今年按下快進鍵

    來源:廈門日報 2025-03-31 16:51 http://www.iosapp77.com/

      全市教育信息化大會將部署新一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按下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快進鍵。

      今天,本報通過三個應用場景,帶您了解人工智能時代廈門教育的“智變”。

      你可能不知道,雙十中學每天公眾號推文亮眼的標題,是利用AI語義分析一鍵生成;會展南小學語文課上的“蟹博士”,是校園版的“豆包”(注:一款知名的AI工具)……

      在廈門,看似波瀾不驚的校園,內部正在醞釀著“智”變——近年來,廈門市教育局布局人工智能教育,通過一系列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新探索、新實踐,跑出廈門教育加速度。

      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陳珍說,我們不是為了趕“時髦”,她舉例說,AI技術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輔助工具,幫助他們設計更具深度的教學框架。例如,利用AI推動的“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老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哲學性思考和批判性討論。

      陳珍說,今年,廈門要開啟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快進模式,發揮教育數字化優勢,培養未來創新人才,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不過,這位教育局局長同時表示,AI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教育者也要牢記,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能力——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孩子成長的催化劑。

      學生的學習搭子

      “蟹博士”

      能解題會思考 帶來課堂智變

      3月20日,會展南小學二年級的語文閱讀導讀課,學生們要學習閱讀整本書《孤獨的小螃蟹》。一上課,老師隆重推出“蟹博士”,戴著眼鏡的“蟹博士”出現在學生們的平板電腦里,它笑容可掬地說:“你們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我。”

      很快地,你會發現,“蟹博士”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卡通人物。它是“故事領航員”,能回答每個同學的問題,從而解決他們閱讀中的難題,它還會拋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在故事創編環節,它是創意小助手,以問促思,啟發學生構思新奇的點子。

      “蟹博士”其實是這所小學開發的AI智能體——通俗地說,它是會展南小學版的“豆包”。會展南小學校長陳惠娟說,“豆包”并非萬能的,譬如你要問它《孤獨的小螃蟹》的閱讀導讀,它可能不知所云,或者回答不符合教學需要,因此,符合學校需求的“AI學習搭子”被開發出來了。

      在廈門,借助AI技術為傳統課堂注入活力,讓AI做學生的學習搭子,會展南小學不是唯一一所。

      市教育局信息化處介紹說,越來越多廈門學校正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融入課堂教學的新路徑,以新技術的創新應用構建智慧課堂教學新樣態。

      引入“AI學習搭子”,最終是為了創造“一對一”教育場景——傳統的課堂,老師一節課只能解答幾個同學的提問,而AI技術能讓每個孩子被看見,讓學習真實發生。

      市教育局副局長洪軍說,教育個性化、高品質、大規模的共存,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三角”,現在有了AI技術,也許就能實現——在AI智能體的幫助下,能夠有更多師生“一對一”的教育場景。

      當然,這一課堂“智變”的背后還有一個觀察點:越來越多的課程融入了人工智能等元素,并成為跨界先鋒——在課程打磨過程中,不僅學科教師和教研員主動“AI+”,也拉上信息技術教研員一起突破技術壁壘。

      老師的智能助理

      “小鷺同學”

      接入DeepSeek 個性化教學更精準

      并不是很多人知道,廈門教育也有自己的DeepSeek——當DeepSeek橫空出世,大多數人還在試著熟悉它時,廈門i教育就已接入DeepSeek,并推出AI智能問答助手——“小鷺同學”。

      應該可以這么說,“小鷺同學”相當于廈門教育版DeepSeek,它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將人工智能賦能老師的“教”,例如,老師登錄“小鷺同學”,將可以智能布置、批改作業,推薦資源,跟蹤反饋學習情況,還能批改作文、輔助課堂教學。

      市教育局認為,“小鷺同學”將幫助老師實施個性化教學,創造更多師生“一對一”的教育場景。

      在人工智能賦能教學上,廈門不同學校也探索不同方法。雙十中學、廈門六中、廈門英才學校等,已經引入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從而構建一種新的教育生態。

      近日,雙十中學物理組的老師們展示了使用“雙十教學備課AI”,為一道物理題設計動態演示模型的過程。

      這是典型的子彈打木塊,中間加彈簧的一個動量跟能量的問題,整個情景很復雜,老師們把題目先貼進去,因為這個比較難,AI計算了大概7分鐘。

      很快,AI智能教學助手便生成了一段近百行的繪圖代碼,將代碼復制到繪圖軟件中,便輸出了一個生動的動態演示模型。

      雙十中學教務處副主任黃昌鴻說,這個動態演示模型,能夠幫助老師更好地教學,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黃昌鴻說,這樣的繪圖代碼,如果是人工編程,需要一位老師耗費至少一天的時間。使用AI生成代碼后,不到十分鐘便可以解決。他認為,借助這套AI智能教學助手,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精準的教學輔助,讓課堂更有趣,還能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讓學習更高效。

      科技中學、海滄實驗中學、熹海高級中學等學校,則在悄悄探索AI自習室——學校建立一個更加具有框架性的學校數據庫,類似將DeepSeek本地化,學生在AI自習室內,在老師指導下探索使用AI,進行更加針對性、個性化的學習。

      批改作業的神器

      特殊的紙筆

      能將作業信息 以數據形式實時上傳

      在海滄華附實驗小學,老師用一種特殊的筆批改作業,學生用一種特殊的練習本寫作業——它是附有點陣碼的練習本。

      該校葉雪燕老師說,“我們用這種方式批改作業,作業信息以數據形式實時上傳至后臺,學生的學習情況一目了然。”

      她舉例說,有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和的奇偶性”,根據批改結果,可以判斷多個數相加時,學生的錯誤率達38%,“接下來,我們針對這一類題型會重點講解,并找同類題型訓練”。

      也就是說,傳統教師將轉變為個性化學習的設計師。AI可將作業自動化批改、反饋并分發,再根據學生數據實現實時的適應性學習,雙方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有越來越多這類高科技進入廈門校園。長期以來,“寫評語”是班主任一項繁重的工作,上學期期末,已經有學校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來寫評語,讓班主任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潤評語”。

      不過,洪軍強調,校園引入AI,并不是說老師可以當甩手掌柜,當AI成為知識傳遞的“加速器”,教師便能更加專注于學生的創造力與人格培養,同時教師自身也需要加強AI應用的安全意識,為學生合理合規使用AI提供科學指導。

      廈門教育“智能中心”這五年做了啥?

      廈門i教育綜合服務平臺成立五周年了,這個廈門教育的“智能中心”不僅服務教育,也服務學生家長,從請病假、事假到招生報名,都離不開它。

      5歲的“廈門i教育”會做的事越來越多,而且是獲獎專業戶。每張獎狀的背后,也是廈門教育的“智”變。

      【2021年廈門市社會治理創新項目:中考成績證明應用】

      打中考成績證明 學生不用再奔波

      之前要到外地讀書的孩子打中考成績證明,需要到學校開證明,再到市招考中心開具紙質證明。現在學生再也不用這樣奔波了,他們通過i教育身份核驗后,即可自主查詢、下載成績單。

      【2022年度“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典型案例”:學生資助應用】

      困難學生申請資助 不需到處打證明

      現在,家境困難的學生申請資助,不需要到處打證明,廈門i教育直接對接市民政局、市殘聯學生數據,自動比對識別低保、特困、孤兒、重點優撫對象、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學生名單,并實行精準發放。

      【2022年全國黨政信息化最佳實踐案例:課后服務應用】

      課后服務管理等 全程“掌上辦”

      課后服務報名、分班、管理、繳費等問題接踵而至,給學校、家長、教育部門造成了諸多困擾。

      廈門i教育的課后服務平臺上,家長及學生查詢、報名、繳費等全流程“掌上辦”。

      這也是全國首個為解決課后管理工作而建設的平臺。

      【2023年福建省公共數據應用優秀案例:教育入學一件事改革】

      孩子入園入學 家長“一趟不用跑”

      過去孩子入園入學,家長不僅要頂著烈日排隊,還要跑居委會、政務服務中心甚至銀行打印報名所需資料,現在,家長“一趟不用跑”,端坐家中,就能完成入學報名。

      廈門“教育入學一件事”管理系統利用政務數據共享平臺公共數據資源優勢,按需對接不動產登記、戶籍、社保繳費等14項數據,集成辦理個人身份信息、戶籍證明、不動產登記信息等8個聯辦查詢事項,實現“多件事一件辦”。

      【2024年廈門市公共數據共享優秀案例:在校生醫保繳納案例】

      孩子醫保繳費 家長在線辦

      過去開展學生醫保工作,主要依靠老師收集學生參保信息、錄入信息催繳保費,增加老師額外負擔。

      市教育局聯系醫保局、稅務局建立協同聯動機制,現在,家長在手機上辦理孩子醫保繳費,極大減輕老師負擔。

      【2024年數字廈門建設成果典型案例:抓好“廈門i教育”建設,構建區域教育大數據治理體系】

      教學等教育業務數據 實現實時匯聚

      “廈門i教育”打破教育信息孤島,統籌構建一體化智慧教育服務體系——實時匯聚教學、健康、德育、實踐、資助、師生發展等多維教育業務數據,形成師生數據基座,賦能教育管理和教學應用高效協同,避免底層數據重復清洗和共性業務能力的重復建設。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廈門要怎么做?

      到2027年,廈門將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重點應用場景,初步形成本地特色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全市中小學廣泛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實現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普遍應用,以數智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學校治理水平。

      2030年前在全市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實現全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規模化常態化應用,打造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的“廈門模式”,全面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

      其中,在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方面,鼓勵和支持人工智能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建設,并通過校本課程、課后服務項目等途徑推廣人工智能教育,此外,在常態化教學中統籌人工智能教育,將人工智能教育內容融入信息科技、科學類、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課程,以人工智能賦能項目學習和科創活動。

      與此同時,廈門加大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科學、數學等人工智能教育相關學科教師招聘力度;將人工智能、數字化等納入名師、名校長培養培訓內容,組織開展教師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和智能化教學專題培訓,探索構建“AI+教師發展”培養模式。

      (文/廈門日報教育工作室首席專家 佘崢 通訊員 李陳陵)

    原標題:我市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新實踐 今年按下快進鍵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廈門最低工資標準明起上調 月最低工資標準
  2. 2025年夏秋航季拉開帷幕 廈門京滬快線將再
  3. 挖掘文物IP推動聯名合作 首屆廈門文博IP圖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慢性腰痛怎么調理?(視頻)
    醫解百科︱慢性腰痛怎么調理?(視頻)
    【視頻】泉州這個花瓣天橋,預計6月竣工
    【視頻】泉州這個花瓣天橋,預計6月竣工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晉江市啟動“百園千校 清明祭英烈”活動 晉江大橋至高鐵泉州南站車程縮短20分鐘 厝邊好商量:“問題地塊”巧變身 新秀透露與王安冉離婚原因:都是我的問題 金秀賢記者會不回答問題 僅宣讀立場聲明 男子舉重全錦賽:巴黎奧運會冠軍劉煥華輕 李方慧獲自由式滑雪世錦賽女子U型場地技 五位奧運冠軍領銜 中國跳水隊出征世界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国产单亲乱l仑视频在线观看|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巨大bbbb动漫|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站| 老扒的幸福时光|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日本人69视频jzzij|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欧美巨大xxxx做受高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 chinese中国农村夫tube| 妖精视频免费网站|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精品视频在线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好紧好湿太硬了我太爽了网站|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8|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樱花草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