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進門前的人臉識別系統、樓宇尋呼的分機主機里,藏著微小的專利巧思;創新“集裝箱”式的移動式滲濾液處理設備,降低了全國200多個城市的清潔處理成本,提升了環境污染應急處置響應效率……這些來自廈門企業的產品,從生活到工業生產,無不凸顯含專利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
近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公布2024年度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名單。廈門51家企業的71件產品被認定為2024年度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的產品數量占全省總量的42.5%。
專利密集型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渾身都是專利”的產品。從技術到設計,甚至一個小零件都可能被專利保護著。據介紹,目前廈門累計有100件產品被認定為專利密集型產品,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認定是動態的,有效期為1年,它有利于引導企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顯示,自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工作開展以來,三年間,廈門累計備案專利密集型產品4020件,2024年全市專利密集型備案產品銷售額達971.89億元。專利正成為激勵創新的助推器和驅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相關部門的調查還顯示,擁有專利密集型產品的多數企業,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都超過營收的10%,這得益于企業和相關部門合力培育專利誕生的良好土壤。據介紹,近年來,我市聚焦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示范城市建設,印發實施方案,重點圍繞知識產權制度、保護、運行、服務、文化、交流合作6個方面,推出15項舉措,并細化為74小項措施,打造知識產權經濟高質量發展典范。
此外,通過市場監管、工信、科技等部門協同發力,以及知識產權維權工作站、行業協會的鏈接服務,廈門知識產權人才創新創業環境正不斷優化。“目前我市正積極從專利創新源頭提質增速開辟‘快車道’,部分重點產業的專利獲權周期有望大幅壓縮。”上述負責人說。
據悉,廈門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經通過省級預驗收,待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驗收通過后,可面向新材料和生物工程設備制造產業受理專利預審申請,經中心預審合格的專利申請將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快速審查通道。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張婧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