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同致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汽車電子智能工廠項目開工。
據悉,這是廈門市首宗低效工業用地協議收儲再出讓項目,該項目地塊也是近13年來島內首宗新增出讓工業用地。從低效工業用地認定、簽訂收儲協議到土地掛牌僅用5個月,可以說創下全市低效用地再開發新速度。
這里有個背景——2024年,湖里區在全市政策基礎上,出臺《湖里區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工作方案》,希望將地理位置佳、相對低成本的低效工業用地向集約型“智造空間”轉型。方案出臺后,多家企業向湖里拋來橄欖枝,同致電子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我們一項技術至少需要10000次測試,從湖里到島外來回路程兩個小時;拿下島內的工業地塊后,我們在園區就能做陸地測試,直接節省20000小時。”同致電子科技總經理曾建源說,作為進軍智能駕駛的企業,隨著AI技術迅猛發展,研發對測試效率的要求更高了,他們急需集研發、測試、制造、辦公全鏈條的園區,希望在湖里老工業區尋求新的產業升級空間。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湖里大道與華盛路交叉口東南側,總用地面積1.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1萬平方米。計劃新建1棟研發辦公樓和1間廠房,包括SMT貼片生產線、注塑線、傳感器生產線、攝像頭生產線、控制器生產線等。同時,引進傳感器和攝像頭全自動化生產線,更新智能化生產的全自動生產線,生產超聲波雷達傳感器、超聲波泊車單元、泊車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
此次項目采用“工業上樓”模式,將實現研發與生產“樓上樓下”協同,容積率提升至3.8,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據悉,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突破20億元,吸引超500名高端技術人才聚集,并帶動上下游企業形成百億級智能汽車電子產業集群。
湖里區發改局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廣“低效用地再開發+都市工業回歸”模式,計劃三年內盤活2.5平方公里老工業區,探索占地面積不變、單位產值卻倍增的破題思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科技服務等產業體系。
?。◤B門日報記者 莊筱婧 陸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