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開幕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具身智能”不但成為熱詞,而且從屏幕“照進現實”。同樣是3月27日,廈企松霖科技全資子公司松霖機器人收購廈門威迪思智能運動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迪思)100%股權,加速布局機器人市場。
搶抓“機”遇。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正在從科幻電影和實驗室走進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后的新增長極,有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領域。
當下,不僅松霖科技,記者日前也從廈企唯科科技了解到,作為科爾摩根的重要供應商,他們正為機器人產業供應電機零部件、馬達齒輪等。
通過并購合作
松霖正式步入機器人領域
作為上市廈企,松霖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家居環境系統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其業務涵蓋廚衛、智能家居、美容健康等領域,提供從產品設計、研發到制造的全流程服務。目前,其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今年起,在家居業務基礎上,松霖科技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2月,松霖科技成立全資子公司“廈門松霖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切入機器人產業鏈,聚焦機器人產業,致力于構建多元化業務體系,涵蓋機器人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銷售,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服務能力。
3月17日,松霖科技與知名具身人形機器人獨角獸企業達闥達成合作,將共同探索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等垂直場景應用、核心部件創新升級、機器人出海及其他AI機器人創新領域的產業機會。
那么,此次收購的威迪思是何“來頭”呢?據了解,威迪思成立于2013年,在創業之初依托高校的車輛工程學科,以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為技術核心,提供新能源商用車(包含大型客車、機場地面車輛、電動化工程車輛等)的整車設計服務,服務了金龍汽車、中國中車等多個行業頭部企業。
從2018年起,威迪思逐步從商用車整車設計領域進入移動機器人賽道,其產品應用于新能源、消防、農業等多個垂直領域,正擇機啟動“出海”計劃。
可見,松霖科技正通過并購,構建起內生增長與外延擴張的發展模式。通過這次收購,威迪思的工程化能力(底盤、控制)與松霖科技的健康算法、精密制造形成互補,加速機器人產品落地。
唯科科技為材料應用儲備技術
探索仿生機器人電子皮膚
日前,記者從廈企唯科科技了解到,作為科爾摩根的重要供應商,他們正在機器人領域供貨電機零部件、馬達齒輪等。同時,唯科科技正聯合合作伙伴,開發PEEK、PPS等材料,有望于絲杠等部件中應用。
唯科科技是國內注塑模具頭部企業,其主營業務為精密注塑模具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其長期為新能源車提供動力電池隔板、蓋板等注塑件及電容器塑料殼等產品,是特斯拉、塞力斯、小鵬、奔馳等汽車品牌的間接供應商。去年,唯科科技并購宇科塑料后,成為頭部新能源車主機廠的T1供應商。
據了解,宇科擁有成熟的模內鑲件技術,目前正在探索仿生機器人電子皮膚,這是一種柔性仿生觸覺傳感器,模擬人類皮膚的感知機制。
不僅唯科科技,目前我市多家碳纖維企業也在探索機器人結構件材料。“碳纖維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機器人結構件中。”我市一碳纖維企業相關負責人說,碳纖維重量輕、結構可被設計性強,對降低機器人的殼體重量、各個關節重心設計都有很強的針對性。目前,他們已經儲備了“多工藝連續纖維共固化”等機器人需要的殼體技術,但在他們看來,具身機器人離大規模商業應用還有一段時間。
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具身機器人,都離不開傳感器。
作為“電子五官”、數據的入口,我市在傳感器領域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幾家頭部企業也正從原來的電力、汽車電子、安防等領域,向機器人方向探索,力爭拓展業務覆蓋面。
(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