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廈門海關獲悉,福建菊花近期迎來出口高峰。一箱箱菊花經廈門海關檢驗合格后,遠赴東亞市場,成為當地民眾祭掃追思的情感信使。
得益于現代化種植技術,曾與春日無緣的菊花,如今也在田間枝頭競放,以其淡然素雅的姿態成為清明時節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情感載體。福建省全年溫暖濕潤,日照充足,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推動菊花等花卉種植產業的蓬勃發展,為鮮切花出口注入強勁動能。據統計,今年以來,廈門海關共監管出口鮮切菊花791.1噸,同比勁增1.1倍。
“東亞國家與中國有著相似的清明傳統,每年清明前后,日韓市場對祭祀用鮮切菊花的需求量劇增,最近我們的訂單源源不斷。”龍海吉榕花果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錦榕說,“因鮮切菊花嬌嫩易損,對溫控和通關時效要求極高,從采收、加工到運輸等環節都必須爭分奪秒。海關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現從預約查檢到快速放行的完整服務閉環,讓我們開拓國際市場時更有底氣。”據介紹,今年1月至2月,該公司鮮切菊花出口貨值達577萬元,同比增長2.4倍。
為保障福建鮮切菊花搶“鮮”供應海外清明市場,廈門海關靠前服務,引導企業完善從田間到出口的全流程質量追溯體系,嚴格規范基地農業投入品使用,加強對鮮切菊花注冊種植基地及加工廠的日常監管,提高菊花品質。同時,提前對接企業掌握訂單及出貨計劃,暢通鮮活易腐產品“綠色通道”,實現貨物即報即檢、快速放行。(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劉雅婷 張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