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廈門市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2025年我市要全面完成廈門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實施完成15處以上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等。
方案提出,4月—10月是我市地質災害易發期,其中5月—6月雨季及7月—9月臺風季為高易發期,需重點防范。本年度地質災害仍以崩塌、滑坡為主。山區、山前地段、高陡邊坡地段、溝谷與溝口地帶、礦山開采區等是我市地質災害易發區段。同安區的蓮花鎮和汀溪鎮、翔安區的內厝鎮和新圩鎮(含大帽山農場)、集美區的后溪鎮和灌口鎮、海滄區的蔡尖尾山、廈門島內的狐尾山—仙岳山—園山一帶和鴻山—東坪山—云頂巖一帶為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段。
截至今年3月10日,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31處,危險性、危害性較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2處。全市應重點防范地質災害的鎮(街)、單位有6個,行政村(居委會)等有19個。我市將通過編修方案預案、加強風險防控等10項措施開展地質災害防治。
(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