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點”到“鏈”推進全產業鏈升級
當前,廈門以“鏈式改造”為牽引,由服務商積極攜手產業鏈鏈主企業,推動“大手拉小手”的協同轉型,從而實現制造業由“點”到“鏈”的數字化。
這一創新模式能夠發揮鏈主企業優勢,輻射帶動中小企業提升數字化水平,不僅降低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還加速了全產業鏈升級步伐。
大大小小的智慧屏匯集各類生產數據,AI視覺檢測為制造安上“火眼金睛”,AGV(自動導向搬運車)在車間內穿梭送貨……如今,越來越多的工廠正經歷數字化變革。
工廠變“聰明”的背后,數字化服務商扮演了關鍵角色——它們為數字化轉型提供產品和服務,推動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的“再造”。
作為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廈門培育了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在攜手中小企業探索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這些服務商也實現了自身的創新發展。
從“一個點”突破到“一攬子”方案
在漳州南靖縣的一家食品廠產線上,一片片筍干被傳送進AI視覺檢測設備,接受“體格檢查”——測量長度、厚度、寬度是否符合出廠標準,隨后,分揀出的筍干被自動歸類。
“過去,工廠需要專門聘請工人來分揀筍干,靠肉眼識別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廈門軟件園企業甚好軟件,為這家食品廠定制了視覺檢測項目,公司總經理阮盛維說,相較人工分揀,AI視覺分揀使檢測效率提升了50%,準確率達95%以上。
甚好軟件在數字化行業已深耕十余年,累計服務2萬家企業,公司曾入選工信部首批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平臺。在阮盛維看來,如今數字化轉型已不只停留在生產環節、單一場景,更逐漸向整個工廠、產業鏈延伸,這對數字化服務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甚好軟件提供融合多系統的產品與服務,涵蓋ERP(企業管理系統)、MES(生產過程執行管理軟件)、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就是‘提質、降本、增效’。”阮盛維以五金加工制造行業為例,“這個行業屬于典型的離散型制造,按單生產,多品種、小批量。針對物料管理的難題,我們為客戶企業的物料統一編碼,安上‘身份證’,同時依托數字化可自動計算物料的需求量、需求時間,采購人員按需采購,產線按需領料、用料,進而降低庫存成本,減少資金占用,提高物料周轉速度。”
要懂“底層邏輯”配合“數字技術”
從自身數字化轉型,到服務企業客戶加“數”前行,數字化浪潮中,不少企業緊抓廈門產業數字化機遇,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位于廈門軟件園三期的雅馬哈信息,是日資企業雅馬哈發動機集團的子公司,扎根廈門近30年。2016年起,雅馬哈信息依托服務雅馬哈發動機集團積累的經驗和人才隊伍,對外輸出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
“廈門本地的衛浴智造和機械裝備產業基礎良好,我們把握這一優勢就近開拓市場,在衛浴產業、非標準化自動化設備等方面已積累不少標桿案例。”雅馬哈信息副總經理歐建杭說,公司專注于幫助產品種類多、批量小、創新產品和既有產品較多的企業提升管理效率。目前,雅馬哈信息已服務多家衛浴行業龍頭企業和機械裝備行業,同時業務也已延伸至長三角地區的汽車摩托車配件、汽車電子行業、裝備制造行業。
數字化服務商如何做到既懂制造業底層邏輯,又熟悉數字技術應用?在歐建杭看來,破題的關鍵是“人”。他說,雅馬哈信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對接客戶的IT技術團隊,更聯動業務骨干深度參與流程設計,“業務部門最清楚自身痛點和改進方向,對于首次開展數字化建設的企業而言,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組織能力的重塑。”
在歐建杭看來,數字化服務商需建立復合型人才隊伍:既能吃透客戶生產工藝,又掌握行業知識,同時還有流程再造的咨詢能力,“說到底,數字化轉型是‘三分靠系統,七分靠落地’。”
創新“以大帶小” 激發“鏈式效應”
當前,廈門以“鏈式改造”為牽引,推進制造業由“點”到“鏈”的數字化。在這個過程中,廈門服務商積極攜手產業鏈鏈主企業,推動“大手拉小手”的協同轉型。
在海滄的百齒泰醫療科技公司生產車間,數字看板上跳動著訂單流轉數據,系統接單瞬間,生產指令已直達產線,并觸發備料提醒,排產計劃自動生成。這套由大博醫療與廈門務本公司聯合開發的系統,正是廈門“鏈主+服務商”協同轉型模式的縮影。廈門務本公司與大博醫療攜手,已幫助百齒泰等十多家供應鏈上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
位于火炬高新區的廈門美塑和友達光電,是顯示產業的上下游企業。依托廈門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契機以及火炬高新區搭建的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友達光電與上游配套企業廈門美塑牽手,打造物料管理系統,投用后效率提升了30%,使產業鏈上下游都能從數字化轉型中獲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成本較為敏感,存在“不敢轉”的顧慮,而“鏈式改造”的創新模式,通過“以大帶小”,發揮鏈主企業優勢輻射帶動中小企業提升數字化水平,不僅降低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還加速了全產業鏈升級步伐。
(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