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廈門自貿片區發布《廈門自貿區支持離岸貿易加快發展十條舉措》,圍繞金融便利化、數字化賦能、人才保障、監管協同等維度,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支持,進一步優化離岸貿易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拓展全球業務,推動廈門自貿片區打造離岸貿易集聚區。
今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繼續實施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廈門自貿片區成功獲批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試點。“新發布的舉措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疊加廈門自貿片區在鼓勵企業貿易創新,特別是供應鏈創新方面的舉措,力度更大,覆蓋面更廣。”廈門自貿委財金局局長代斌說。
此次發布的10條舉措,包括購銷合同免印花稅、離岸貿易利潤獎勵、人民幣跨境結算獎、供應鏈多元化扶持、引才育才激勵措施、提供優質專業服務、優質企業單證免審、數字服務平臺支持、監管協同數據共享、高效協同推進機制等,通過多維度政策的系統集成,打造更加開放、高效的離岸貿易生態。
以購銷合同免印花稅為例,該舉措依托廈門自貿片區獲批的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試點,注冊在廈門自貿片區的企業開展離岸轉手買賣業務,其買賣合同免征印花稅(稅率為購銷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政策實施后,將有效降低離岸貿易企業稅負成本。據測算,該政策預計每年可為廈門企業減負4000萬元。
“去年,我們公司的外貿額達65億元,其中印花稅近200萬元。政策實施后,能夠直接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增強企業開展離岸貿易的動力,推動企業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紫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財務黃羽佳說。
作為此次政策的一大亮點,環球供應鏈與離岸貿易金融服務平臺印花稅協稅模塊也即將推出。該模塊通過合同與國際收支的“精準匹配”,幫助企業更精準地享受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大幅提升企業辦稅效率,降低企業稅收風險。
離岸貿易作為國際貿易的新業態,是衡量一個地區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數據顯示,去年,廈門離岸貿易規模達174.25億美元,同比增長5.46%。
代斌表示,接下來,廈門自貿片區還將繼續深化政策創新,擴大全球采購、委外加工等政策覆蓋范圍,推動離岸貿易產業集聚發展。(記者 廖麗萍 林麗明 通訊員 周瑩 陳新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施行“一次過檢”2025-04-1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