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廈門自貿片區:改革勇逐浪開放立潮頭

    來源:福建日報 2025-04-19 13:15 http://www.iosapp77.com/

      這里,以全市2.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12.4%的GDP、30.6%的實際利用外資、35.5%的外貿進出口。

      這里,累計推出全國首創創新舉措153項,是名副其實的改革創新高地。

      這里,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海絲”與“陸絲”無縫銜接,成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2015年,廈門自貿片區掛牌成立,十年來,片區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擘畫的“三步走”宏偉藍圖,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牢記為國家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的使命擔當,聚焦制度創新、高水平對外開放、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三大功能定位,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的同時,努力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地方高質量發展創造先行試點新機遇。

      一個“窗口”

      看見制度創新之變

      累計推出創新舉措632項,其中全國首創153項,31個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翻看廈門自貿片區建設十年的“成績單”,制度創新碩果累累。

      成績背后,既有持續先行先試帶來的數據增長,更有改革勇蹚“深水區”實現的創新之變。

      2015年4月,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上線運行。作為最早一批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集合海關、邊檢、海事等口岸查驗單位和自貿委、發改、工信、商務、財政、交通、稅務、金融等數十個部門共同參與,實現了跨部門監管流程的整合,建立起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互換機制,變“人員跑腿”為“數據跑路”。

      這種“一個平臺、一次申報、一次辦結”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國際貿易條塊分割、資源分散、企業重復申報的問題,大幅提高了通關效率,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也因此于2015年成為首批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一個平臺做了十年,何以保持生命力?

      “圍繞企業需求和政策提升,我們不斷優化升級平臺,上線了海關查驗免預約系統、航空電子貨運平臺等一系列創新功能,逐步邁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際先進行列。”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2023年2月,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口岸數字化轉型升級,廈門全面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轉型升級,啟動了數字口岸平臺建設。2024年1月,“廈門數字口岸平臺”正式上線,200多項空運、海運、保稅等方面的應用服務實現“一鍵觸達”,其中有20項是全國率先。

      數字口岸平臺就像一個強大的底座,將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從傳統的通關申報服務升級為口岸一體化作業樞紐,開啟口岸通關領域公共服務建設向國際貿易服務全鏈條公共服務的延伸。目前,廈門數字口岸平臺已接入碼頭、場站、理貨公司、拖車公司等相關企業,以及海關、稅務等部門的80多個外部單位數據。

      從單點創新到系統集成,從要素型開放到制度型開放,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成為廈門自貿片區破題制度創新的代表性探索。

      對接《國際便利海上運輸公約》要求,去年底,廈門海上運輸“單一窗口”正式上線。作為國內首個港口間船舶信息共享服務平臺,覆蓋業務申報、港口動態、行政檢查、運營服務、信息服務等5大板塊100余項功能,圍繞船舶進出港全流程,打通數據在相關部門內及跨部門間縱橫流轉交換渠道,解決了制約船舶進出港效能進一步提升的業務數據分散、船貨信息重復申報、綜合保障服務不足等問題。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題中之義,也是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聚焦國內國際制度空白,廈門自貿片區充分借力廈門海事局國際公約研究的專業優勢,發揮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試點的示范引領作用,主動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助力提升我國在參與國際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近年來,推動浮選化工級重晶石粉海運安全標準成為國際規則,破解過去由于重晶石粉不在《國際海運固體散裝貨物規則》的貨物名錄內,企業每次出口都要單船單報,且須提前與承運人、裝貨港、卸貨港三個地方的主管機構簽訂三方協議,耗費大量時間和成本的問題;發布全國首個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海運安全指南,彌補當前國際海運規則關于儲能集裝箱海運安全標準的空白,為企業縮短2~3天交貨期,降低物流成本8000美元/箱等。

      “制度型開放強調對標高標準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開放,是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由之路。”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廈門自貿片區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動制度型開放,作為全國首批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試點地區,高質量完成了涉及廈門自貿片區的試點任務,其中4項被商務部評選為典型案例。

      數條“通道”

      暢通服務國家戰略

      2015年8月16日,中歐(廈門)班列正式開行,成為全國首條由自貿試驗區始發和首條加入中歐“安智貿”項目的國際班列線路。自此,跨越海峽橫貫歐亞大陸的“鋼鐵駝隊”,勾勒出廈門聯通世界的時代新畫卷。

      “目前,班列穩定開行中歐、中亞等3條國際貨運干線,覆蓋13個國家34個城市。”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十年來,廈門自貿片區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探索打通國際物流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

      在廈門自貿片區內的港務大廈32樓,一塊巨大的電子屏上數據實時滾動,清晰顯示出“絲路海運”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平臺的運行情況。透過平臺,千萬個集裝箱如何經由“絲路海運”命名的航線在全球流轉,變得一目了然。

      “絲路海運”是我國首個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航運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開啟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航協同發展的探索實踐。自2018年底在廈首開以來,“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已增至132條,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7個港口,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運輸紐帶。

      “今年,‘絲路海運’聯盟‘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全球已有超過350家港、航、貿、科技、金融、信息等企業共同參與到‘絲路海運’的大家庭中。”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南介紹說。

      陸海銜接,空港聯動。借助國內首條金磚城市跨境電商空運專線搭建起的“空中走廊”,金磚國家間的合作得以生動落地。該航線由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運營,每周3班,往返于廈門與巴西圣保羅之間。出口主要搭載國內鞋服、生活用品等跨境電商產品;進口則以優質的三文魚和新鮮水果為主要貨品,進口額穩居廈門機場進口貨運量前列。

      聚焦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構建立體化開放格局,廈門自貿片區不僅持續布局通達全球的“海陸空”交通物流網絡,也以數字賦能、法治保障,助力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更加暢通高效,構筑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

      十年來,廈門自貿片區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建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科創中心,上線空間信息基礎平臺、企業綜合信息基礎平臺、進口商品溯源平臺,支持和推進“嶼鏈通”、“紙源網”、數字進口酒等一批企業供應鏈數字化項目建設。

      在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不斷釋放“磁吸力”和“輻射力”,引進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ICDPASO)等5家涉外仲裁分支機構,發布國內首部臨時仲裁實踐指引,匯聚近80家境內外高端法務、泛法務機構,服務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地緊貼廈門“4+4+6”產業鏈及企業境外投資布局的需求,構建起東亞、中亞、巴西、俄羅斯、阿拉伯、非洲等地區服務中心,拓寬海外服務通道。此外,基地載體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海上世界”已初步形成金融、服貿、法務、文化等“法商融合”產業生態圈。

      今年3月,作為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引進的首批頭部律所之一,安杰世澤廈門律所協助推進廈門自貿片區與俄羅斯大謝爾普霍夫特別經濟區的“雙區”聯動,積極助力“一帶一路”及金磚國家經貿雙向合作。安杰世澤廈門律所主任安壽志告訴記者,兩年來,律所已經為“一帶一路”和金磚40余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跨境項目投資、海商海事、國際仲裁和國際制裁合規等法律服務130余件,項目和案件標的額達人民幣200億元以上,包括為某中國外貿企業成功處理其與某印度尼西亞船東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船舶建造糾紛,為廈門某大型國企提供設立阿聯酋資源平臺公司法律服務,助企加速國際布局和鏈接全球產業,該項目入選2024年度“一帶一路”合規法律服務典型案例。

      共建“家園”

      探索融合發展新路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是國家賦予的使命。十年間,廈門自貿片區充分發揮沿海近臺區位優勢,加快推動兩岸應通盡通、能通快通,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

      走進廈門自貿智創互聯臺灣青年創業基地,2300多平方米的辦公空間,不僅配備了精品共享辦公空間,還打造了專業的人工智能直播間等,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搭建全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筑夢平臺。

      “基地對標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重點孵化生物醫藥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等產業項目,對內導入創業基金等服務,對外打通商務資源,促進合作簽約。”該基地負責人、臺青朱冠宇介紹說,自2023年12月成立以來,基地在廈門自貿片區創新政策的支持下,已吸引了57家企業入駐。

      不論是聚焦就業和生活便利,打造共同家園,還是聚焦經貿暢通,深化共同產業,亦或是聚焦標準共通,打造共同市場,廈門自貿片區探索兩岸融合的步伐始終既準又穩。

      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探索建立兩岸航運人才共育機制。解決臺灣地區沒有資格培訓發放國際通行的船員證書、臺灣船員就業難等問題,為臺灣青年提供“來大陸培訓、取得大陸船員適任證書、由大陸船員外派公司派遣工作”的一條龍服務。截至目前,已吸引超400名臺胞船員來廈取得各類船員培訓證書。

      首創“兩岸通保”精準服務臺胞緊急醫療救援機制,以保險服務的方式,解決過去在大陸臺胞遭遇突發疾病或意外時沒有定制化緊急交通返臺、缺少臺籍醫療陪護、大陸商業保險與臺灣地區健保難以對內的問題,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復制推廣該模式。

      加強兩岸產業鏈融合發展,片區開通廈門港首條直掛臺北港的“大三通”跨境電商海運快線,開辟廈門—金門—臺灣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實現碼頭與海關監管中心一體化運營,對臺海運快件“入倉即入港、放行即運抵、運抵即上船”,對臺海運快件進出口箱量年均增速達179%。

      片區率先在油脂加工、旅游、人力資源、法律、金融等服務業方面對臺開放,落地了大陸首家受益于負面清單的臺資獨資油脂制造企業、大陸首家兩岸合資旅行社、大陸首家臺資獨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大陸首家兩岸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大陸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兩岸合資券商等。

      此外,片區積極推動對臺小額貿易創新發展,對大嶝市場食品、化妝品經營者按不同風險等級實施檢查,實現市場監管、海關、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三方信息互通;對符合條件的臺灣地區輸大嶝市場食品實行“即報即檢、優先查驗、優先檢測”,查驗通關時間從原來15天縮短至5~7天。截至目前,大嶝市場累計臺灣商品進口額約60億元。

      多元“平臺”

      激活現代產業動能

      數架待維修的進境飛機整齊停放在機庫內,工程師們往來其間,緊張地進行調試和檢修……這是廈門(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日常工作的一幕。

      如今,這里是國內重要、國際領先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實現了飛機結構大修和整裝、客改貨、發動機維修、航材保障、航空技術培訓及飛機資產處置等全鏈條的維修能力。

      航空維修產業在廈門的發展歷史并不短,1993年,全球飛機維修龍頭企業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落地廈門。2015年,廈門自貿片區的成立,讓本就擁有先發優勢的廈門航空維修產業,走上了制度創新領航的快車道。

      廈門自貿委攜手廈門海關,根據地方扶持重點特色產業的發展需求,以及本地航空維修境外訂單占比超80%的特點,在國內率先開展區外航空保稅維修業務,累計推出9項航空維修自貿創新舉措,其中7項獲評全國首創,3項獲全國復制推廣,填補了航空維修海關監管領域政策制度空白。

      “十年來,基地業務從單一維修到全產業鏈,客戶范圍也已覆蓋亞太區、歐洲、中東、非洲和南北美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家世界重點企業,境外航空維修業務位居全國第一。”見證了產業變化的廈門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正林,對此頗有感觸。

      經過多年發展,廈門自貿片區吸引了港機、通用電氣、國泰、新科工程、霍尼韋爾等16家航空維修及配套領域的國際知名企業投資興業。片區還積極布局國產大飛機維修保障能力,C909、C919相關機身維修、起落架維修、發動機維修能力陸續落地。2024年廈門航空維修產業實現營收161.45億元,創歷史新高。

      不僅是航空維修產業,在制度創新引領下,金融領域也亮點頻頻。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的批復,將廈門等5個城市納入QFLP余額管理制度創新推廣范圍。

      多年來,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廈門自貿片區金融改革創新工作成效顯著,共有財稅金融類創新舉措177項。比如,打造特色私募基金平臺,建設自貿國際基金港,基金規模占廈門總量的1/3;先行先試設立全國首只上市公司CVC(企業風險投資)母基金以及全國首只專注于投資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策略的母基金。

      作為廈門國際貿易發展特色的重要部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廈門自貿片區的重要平臺。廈門自貿片區被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批復為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試點城市, 2018年8月業務啟動以來,離岸貿易業務量達累計798.40億美元。此外,片區還開展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場景創新,制定支持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若干措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十年間,廈門自貿片區堅持制度創新和功能培育相結合,培育了航空維修、跨境電商、供應鏈、進口酒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重點平臺,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亞馬遜、蝦皮、大健云倉、夢西石、易達優送等一批頭部企業紛紛入駐,目前累計注冊企業超1000家,累計引進注冊資本金近40億元,打造出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線下“一區多園”相輔相成的跨境電商生態圈,環境生態圈及公共服務體系位于全國前列。

      在位于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的全國最大的毛燕進口和指定加工基地,制度創新改寫了毛燕無法正規進口的歷史。目前,全國近八成進口毛燕從廈門口岸進入,已累計進口毛燕超百噸,產值超41億元。

      ……

      產業地標加速崛起,廈門自貿片區不僅是全國最大的二手飛機租賃集聚區和第四大飛機融資租賃集聚區、全國最大的毛燕進口基地和燕窩產業集群,還獲批全國唯一的集成電路保稅研發試點;依托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培育了30個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7個項目入選商務部對外文化貿易“千帆出海”行動計劃。以打造重點產業平臺為抓手,廈門自貿片區持續向“新”而行,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速新質生產力形成。

      十年奮楫揚帆,廈門自貿片區站上了新一個“黃金十年”的新起點。扭住黨中央所賦予的“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目標不放松,廈門自貿片區將以昂揚的姿態,乘風破浪,探索落地更多“廈門實踐”。

      數說發展

      ●十年來,廈門自貿片區新增企業42966家,片區主要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0.7%;外貿年均增速12.3%;形成了一批獨具廈門特色的標志性首創經驗、差異化探索的做法或典型案例。

      ●累計推出創新舉措632項,其中經第三方評估為全國首創153項;31項“廈門經驗”被國務院向全國推廣;5個典型案例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4項綜合改革試點經驗被國家發改委、中央臺辦向全國推廣。

      (廖麗萍 周瑩)

    原標題:廈門自貿片區:改革勇逐浪開放立潮頭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廈門“小白鷺”央視“踏歌行”
  2. 新紅綠燈啟用高峰期更堵?廈門交警:交通調
  3. 高價值發明專利 廈門每萬人達29.47件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閩南網記者探班原創舞劇《海的一半》(視頻)
    閩南網記者探班原創舞劇《海的一半》(視頻)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饒雪漫做客南安職專,與學生暢聊青春: 一季度境內銀聯錢包在柬交易金額同比增長 今天,泉州臺商投資區企業家人才研修班在 開機大吉!豎屏短劇《窯火照芳華》在德化 安溪縣縣長劉永強到縣信訪局接訪群眾 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溪:構建房屋安全全民共治格局 收評:滬指跌0.11% 房地產板塊漲幅居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xxxx网站| 色吊丝最新在线播放网站|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天堂|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 日本一二三高清| 亚洲AV无码不卡| 欧美大黑帍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男男GayGays熟睡入侵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91福利小视频| 女人扒开腿让男生猛桶动漫|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新版bt天堂资源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欧美乱大交XXXXX疯狂俱乐部| 哪里可以看黄色播放免费| 高能预警韩国双ts超美| 处处吻动漫免费观看全集| √天堂中文www官网|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人人做人人爽人人爱|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另类人妖交友网站| 美女性生活电影| 四虎在线免费视频| 老鸭窝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freexxxx性播放| xxxxx日本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