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市統計局、廈門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廈門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五經普”)的重要數據,全面呈現了我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單位情況、從業人員、資產負債及營業收入等方面的現狀,為深入了解城市經濟發展態勢提供了關鍵依據。
數據顯示,2023年末,廈門市從事第二、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數量達到235307個,相較于2018年末(2018年是“四經普”普查年份,“四經普”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增長了60.6%,凈增88755個。產業活動單位有251027個,較2018年末增長55.9%,增加90035個。個體經營戶為259129個,較2018年末增長75.4%,增加111362個。
從行業分布看,在法人單位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位居前三,分別占比35.3%、14.0%、11.5%;個體經營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位列前三,占比分別為46.3%、17.0%、16.3%。區域分布上,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的法人單位數量居前三位,占比分別為27.5%、26.9%、16.5%。
廈門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清晰勾勒出城市經濟發展的輪廓,從經營主體數量的增長到產業結構的調整,從從業人員分布的變化到經濟規模的擴張,多維度數據反映出城市經濟的活力與轉型趨勢,為后續經濟政策的制定和產業布局的優化提供重要參考。
(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荊浩 顏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