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自貿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近日正式出臺,包括推動貿易便利化等多個方面
【實施方案亮點】
●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
整合海滄港區和東渡港區的海關編碼,劃歸一個口岸海關管理;整合海滄保稅港區、象嶼保稅區的保稅加工倉儲業務,劃歸一個海關管理。
●加快建設公共監管平臺
加快建設廈門“關港貿”一體化信息平臺,建立“一口受理、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的通關、港航、貿易信息一體化的系統。
●對接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
對臺海運快件監管中心和跨境電商海關監管場所計劃于12月正式投入建設并啟動相關業務,年底前推動萬翔冷鏈物流建設進口冷鮮食品分撥中心。
●實行“審批清單”管理模式
9月制定廈門特殊監管區域外商投資審批清單。
●探索實施兩岸跨境人民幣、融資租賃等金融業務
爭取今年年底前在特殊監管區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嘗試拓展臺灣銀行人民幣資金運用渠道。
●做好特殊監管區域
關內關外整合工作
年底前推進象嶼保稅區
與東渡港區實現“區港聯動”。
制圖/張平原
備受矚目的廈門自貿區建設傳出最新進展,昨日,記者從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和自貿區建設工作組獲悉,在借鑒吸收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廈門市自貿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于近日正式出臺并印發到各相關單位。
根據《方案》,廈門市將緊緊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堅持以港立市,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工作思路,邊申報、邊改革、邊實施,把當前能做的項目和事項先做起來,以具體項目和平臺建設為工作抓手,建設廈門自貿區。
22項重要內容由多部門推動
《方案》的主要工作任務為: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部整合,優化區域功能,提高辦事效率;加快公共監管平臺的建設,推動貿易便利化;加強與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的對接,擴大對臺先行先試領域;實行“審批清單”管理模式,推動審批制度改革,促進投資便利化;加快金融制度創新,探索實施兩岸跨境人民幣、融資租賃等金融業務,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做好特殊監管區域關內關外整合工作,推進自貿區建設。
這些工作任務進而被分解為22項重要內容,由各個相關部門共同推動。
復制借鑒上海自貿區經驗
記者看到,《方案》在金融服務、審批制度、通關模式等方面都復制借鑒了上海自貿區的改革經驗,同時突出廈門地域優勢,加強與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的對接,擴大對臺先行先試。
據悉,繼2013年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之后,廈門加入申報自貿區的行列,并成立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和自貿區建設工作組”,具體負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和自貿區建設的組織實施、統籌協調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自貿區建設“兩條腿走路”的指示要求,工作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廈門市在商事登記改革、飛機融資租賃、跨境電商、高新技術檢測維修等諸多領域紛紛展開“先行先試”,為自貿區建設探路。
【解讀】
加快建設“關港貿”一體化平臺
【關于進口商品】
兩個保稅展示中心項目 有望年底亮相
在加快建設公共監管平臺方面,廈門市將加快建設廈門“關港貿”一體化信息平臺,建立“一口受理、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的通關、港航、貿易信息一體化的系統,有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方案》中,加快公共監管平臺的建設、推動貿易便利化是與廈門市民息息相關的部分,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特殊監管區域的通關系統、建設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平臺陸續提上日程。
備受市民歡迎的信諾國際、寶象兩個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中心項目,預計于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可投入運營。所謂的“保稅展示交易平臺”是指商品在展示過程中是保稅的,賣出去才交進口關稅,供貨商不用事先墊付稅款,賣不完的貨還可以全球調撥,由此降低的資金成本,可以用來向消費者讓利。
【關于金融創新】
廈門特色離岸金融業務 力爭年底前開展
昨日,正在外地出差的市金融辦主任丘筱文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采訪。
丘筱文介紹說,如今隨著很多加工貿易企業逐步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通過離岸金融平臺,這些企業可以回到廈門獲得本地銀行的支持,這對廈門經濟發展有很大好處。
此外,兩岸跨境人民幣業務也是廈門金融業發展的一大特色和未來方向。自貿區建設實施方案就提到,要在廈門個案突破開展兩岸雙向貸款業務,今年年底前在特殊監管區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嘗試拓展臺灣銀行人民幣資金運用渠道,促進兩岸人民幣跨境雙向流動。
丘筱文說,現在,在兩岸跨境人民幣業務上有“昆山模式”和“前海模式”,不過在廈門,接下來,只要企業有需求,都可以與相關銀行進行合作,這意味著這兩種模式在廈門都能適用。
【關于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產業園 年底前建成
占據獨特對臺區位優勢的廈門,將繼續扮演兩岸交流先行者的角色。根據《方案》,廈門市將加強與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的對接。具體業務方面,對臺海運快件監管中心和跨境電商海關監管場所計劃于12月正式投入建設并啟動相關業務,年底前推動萬翔冷鏈物流建設進口冷鮮食品分撥中心。
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廈門市計劃于年底前完成跨境電商產業園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并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
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作為通關便利化的重要方面,廈門市將重點推動廈門與臺灣口岸公共信息平臺對接,年底前建設兩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關港貿”一體化信息對接平臺。同時,推廣“社會認證、官方采信”金酒模式,年底前啟動臺灣啤酒認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