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質檢總局公布首批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檢疫創新制度后,廈門檢驗檢疫局迅速在轄區內復制推廣。截至目前,在廈門轄區,已有七條上海自貿區政策實現落地。它們分別是第三方檢驗結果采信制度、全球維修產業監管制度、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風險管理制度、檢驗檢疫通關無紙化改革、檢驗檢疫分線監督管理模式、進口貨物預檢驗制度以及動植物及其產品檢疫審批負面清單制度。
其中,針對我市重點打造的十大千億產業鏈(群)之一的生物新醫藥產業,廈門檢驗檢疫局積極溝通爭取,在今年10月得到國家質檢總局的批復,同意廈門實行上海自貿區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風險管理制度。然而此前,我市的生物醫藥企業若要進口屬于特殊物品的診斷試劑,未取得食藥局頒發的注冊證之前,是不能給予審批入境的。
福建自貿區
同樣,檢驗檢疫通關無紙化改革一項,據測算,每年將為企業節約成本近億元,每批貨物的通關時間縮短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