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廣州等城市進入諾如病毒高發期,廈門也未能幸免。記者昨日從第一醫院獲悉,元旦過后,該院兒科急診爆滿,平均每天接診五六百個患兒,約七成因嘔吐或腹瀉前來就診,癥狀很像諾如病毒感染。
先吐后瀉,諾如病毒比輪狀病毒更兇險
1歲多的阿寶(化名)嘔吐、腹瀉一天多到第一醫院兒科就診,當時已經昏迷抽搐,嘴唇干裂,眼睛凹陷,皮膚皺皺的像小老頭。醫生診斷為諾如病毒感染。經過3天的對癥治療,阿寶終于痊愈出院。
“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都是導致嬰幼兒腹瀉的常見病毒。往年秋冬季一般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為主,諾如病毒其次;今年諾如病毒感染明顯更多。”第一醫院兒科林剛曦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今年諾如病毒感染的一個典型表現是先出現劇烈嘔吐,患兒無法進食,再出現腹瀉,嚴重時拉出水樣便。和輪狀病毒相比,諾如病毒感染后起病更急,癥狀更兇險,但發展成慢性腹瀉或病情遷延不愈的較少,只要及時診治,平均3-5天可止瀉,而輪狀病毒感染病情往往要反復7天甚至十多天。
吐比瀉更可怕,不要喝白開水吃東西
“對嬰幼兒來說,嘔吐比腹瀉更可怕,因為更容易引起脫水,而脫水未及時糾正會危及患兒性命。”林剛曦提醒,患兒一旦嘔吐,千萬不要隨便吃東西,尤其是固體食物,以免嘔吐中嗆入氣管導致窒息;可以喝水,因為水即使少量嗆入氣道也能被肺泡吸收,但要喝補液鹽,以糾正電解質紊亂,而不能喝白開水,否則會加重病情,越吐越猛。
補液鹽可以在醫院或藥店買到,一包補液鹽沖泡500ml的溫開水,讓患兒口服。對于沒有嘔吐只有腹瀉的患兒,還可用稀釋的蘋果汁(一份蘋果汁加3份水),或500ml米湯加入半個啤酒瓶蓋子的食用鹽代替口服補液鹽。
癥狀輕微的可以在家觀察,因為醫院里患兒密集,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家長要重點觀察患兒是否脫水。對于單純腹瀉的患兒,如果4小時內沒有小便要趕快就診;嘔吐的患兒,1小時內嘔吐不止未緩解,不要遲疑,趕快送醫院。
2歲內易發展成重癥
母乳喂養可保護
感染諾如病毒后,大部分患兒不發燒。如果發燒,則可能是重癥,應及時就醫。此外,6個月至2歲的患兒也容易發展成重癥,家長要格外當心。
6個月以內的患兒為什么不容易發展成重癥?林剛曦解釋說,因為小嬰兒吃母乳可以獲得抗體保護。“我們要大力提倡母乳喂養,吃母乳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抵抗力,而且,母乳比奶粉容易消化吸收,不會增加胃腸負擔。嘔吐的患兒止吐后不能馬上喝奶粉、牛奶,但可以吃母乳。現在醫學界提倡盡可能久地母乳喂養,至少喂到1歲。從長遠來看,母乳喂養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安全感形成也有幫助。”
止吐止瀉48小時后再吃牛奶雞蛋
孩子又吐又瀉,家長看了很心疼,病情一旦穩住,恨不得馬上給孩子大補一番。林剛曦提醒,止吐止瀉后,胃腸道有一個修復過程,在所有食物中,淀粉類最好消化,其次是蛋白質,脂肪消化最慢。所以,第一天應以米湯、米糊等流質食物為主,48小時后考慮逐步加肉末,48小時后才考慮加牛奶、雞蛋。 (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高樹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