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1
中介以便宜價格誘惑租客上鉤,然后自稱人在外地,要看房須先給定金,這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種中介的電話號碼多為外地手機的。
貓膩2
用美圖、低價吸引客戶看房,但中介可能根本沒有這套房源,只是想制造虛假人氣,向租客推薦其他房子。
貓膩3
中介間私下信息互通,進行“合作”,共同抽成,經過幾道“轉手”的房子,難以分清原始中介是誰,魚目混珠,信息混亂。
租房價格低于市場價很多,這是餡餅還是陷阱?網友“@刺猬不帶刺”最近在網上曝光自己遇到的租房貓膩,不少讀者也根據租房經歷,相繼曝出租房“內幕”。
企圖騙取定金
自稱低價房搶手
要顧客看房前給定金
“@刺猬不帶刺”發了一套趕集網的房源信息。這是一套位于凱旋廣場的兩室一廳,實景圖很誘人:65平方米,精裝修,家具、燃氣、寬帶、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一應俱全,價格更誘人,每月租金1800元。“@刺猬不帶刺”說:“這套房源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感覺像騙子,我就想看看其中有什么花招。”雙方周旋一番后,謎底揭曉:對方使用的是成都的電話號碼,還沒看房,就要求先匯定金。
類似的經歷,唐先生也遇到過。他告訴記者,兩個月前他在網上看中了羅賓森的一套一房一廳,房子很不錯,房租只是市場價的三分之一。唐先生打電話詢問,接電話的是一個自稱屋主的女子。“她說人在外地,要過兩天才回廈門,給了我一個卡號,讓我先把定金打進去,回廈門后就直接帶我看房。”唐先生說,對方一直強調房子搶手,只要先付定金,等于房子就敲定了,見面就簽合同。
唐先生判斷,面也沒見房也沒看,錢打過去,所謂房東肯定消失,錢也就打了水漂。
民警提醒:先付錢再看房多為欺詐,租房者要小心謹慎,謹防上當。
制造人氣假象
說低價房已租出
向顧客推介其他房子
黃小姐最近剛搬家,之前平均每天要瀏覽幾十份房源信息,也看好了幾套房源。她說,從網上可以看到不錯的房源,更新時間都是當天,可電話打過去,往往被告知,自己看中的房子已經租出去了,緊接著中介會很熱情地推銷其他房源,帶人到處看房子。“習慣就好了,多聯系些中介,多跑多看些房子,最后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黃小姐的語氣有點無奈。
業者提醒:有的中介手里沒有多少房源,但為了裝點門面,吸引消費者,就抄襲、編造或者用舊的房源信息來欺騙消費者。
鏈接
同行“合作”抽成
已成中介潛規則
陳小姐最近找到房子。她說,中介的房源非常混亂。她告訴記者,原本在58同城看中一套房子,跟著中介A上門,她對房子也感到很滿意,雙方進入了商定期。“等到約定付定金的前晚,中介告訴我,房東把房子租給其他人了,而且對方已押一付三。”陳小姐只好放棄。過了兩天,她在網上又看到跟那套房子一模一樣的房源信息,只是中介電話不同。她撥通了中介B的電話。對方帶她上門看的竟是同一套房子,而且這個人才是這套房源的原始中介。租下房子后,陳小姐與房東有了接觸,才知房東根本沒把房子租給其他人。
“房鑰匙在誰手上,有沒有租出去,房東本身可能都不清楚。”陳小姐告訴記者,房東可能只跟一家中介合作,但中介的員工會私下把這個單分散給其他中介合作,如果談成了,就給予一定的抽成,“可能當時中介之間出現分歧沒談攏,所以沒有合作成功。”
網友提醒:找房子不僅要找靠譜的中介,最好還要找到原始中介,“魚目混珠”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