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發生爆炸了?聲音非常大!”昨天下午近2點,后埭溪路附近市民聽到一聲巨響。
原來,鷺騰花園內一名初中生在樓道做實驗,點燃不明物體發生爆炸。幸運的是,人沒有受傷。
▲爆炸波及天花板
▲消防栓玻璃碎了
做實驗發生爆炸
下午2點多,導報記者來到鷺騰花園106號4樓往5樓樓梯轉角處的爆炸地點。
樓梯左邊墻壁上的消防栓玻璃門已經被炸飛了,天花板上黑乎乎一片。一個老人正在清洗地板。
老人是當事孩子的奶奶。她說,她孫子在廈門九中讀初三。“他所有科目中,化學成績最好,所以特別喜歡化學,從網上買了一大堆做實驗的器具,經常在家里做試驗。”
昨天早上,孩子一直在家里的陽臺做小實驗,還找奶奶拿了5塊錢到樓下買了一個小花瓶。“吃過午飯,他又開始做實驗,我就跟他說,我要洗碗,你不要在這邊礙手礙腳的,他就拿著一大一小兩個花瓶跑到樓梯那邊。”老人說。
下午1:50左右,老人在房間內聽到樓道傳來一聲巨響,把她嚇壞了。“我趕緊開門跑出去,看到我孫子就站在門口,樓梯口被炸得亂七八糟,還好人沒受傷,真是萬幸!”
后來孩子告知,他把一些灰色粉末裝在大的花瓶內,用棉花搓成繩子狀當引線,用打火機點燃后人就跑開,所以才沒有被炸到。
事后,老人把孩子所有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警方將孩子和其母親帶到派出所。
附近鄰居嚇壞了
爆炸發生后,住在附近的鄰居黃女士驚魂未定。
她認為,孩子喜歡鉆研、好學,精神可嘉,也值得鼓勵,但類似這種帶有危險性的化學試驗,不適合在家里或小區做。“小區內住滿了人,這次還好,人沒事,如果遇到反應更強烈的化學物質,說不好會造成嚴重破壞。”
不少鄰居提醒,對于孩子做實驗這種事,家長應把好關,如果有條件,可以到實驗室或空曠無人的地方。還有些居民不贊同孩子單獨做這么危險的實驗,畢竟是未成年人。
相關案例
2006年,安徽合肥合作化南路某小區內,一名高三學生王某在自家臥室做化學實驗時,意外發生爆炸,左手當場被炸斷,右眼也被飛濺的化學藥品蝕傷。
2013年5月份,無棣某中學學生小孫因在校做化學實驗未過癮,回家后帶著弟弟一起做。點火后,不慎將盛滿酒精的容器打翻灑在兩人的衣服上。火勢立即蔓延,將兩兄弟燒傷。經診斷,兩人均為深二度燒傷,面積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