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廈門火車站南站房、南廣場將投用,服務31對旅客列車運營。昨日上午,市鐵路建設指揮部、市交通局、市交警等部門發布了廈門站交通流線示意圖和行車路線。
記者發現,2月4日后,廈門站站區路網實現“升級”:從原來僅靠一條廈禾路,變為“兩橫兩縱”、地面地下路網交織的立體路網。
相比之前,廈門站站區增加了一條東西向的站南路,與金榜路、金榜山隧道(接文曾跨線橋)、站西一路、站東一路、東坪山路、東浦路直接連接,與廈禾路共同構成“兩橫”,是火車站南部的“新主干”。
而南北縱向道路方面,站東一路和站西一路是亮點:這兩條路以下穿形式建設,直接連接火車站南北兩側,同時,這兩條路還設有人行隧道。
新路網,帶來交通出行組織的大變化。本報記者特梳理各種車輛路線圖及步行圖,以供參考。
【社會車輛】
下穿匝道還在修 盡量別走金榜路
進站4條路線
1.湖濱東路方向:湖濱東路-左轉廈禾路-右轉東坪山路-右轉站南路-南廣場前的“即停即走區”或調頭到“臨時停車場”。
2.蓮前方向:蓮前西路-廈禾路-東坪山路-站南路-南廣場前的“即停即走區”或調頭到“臨時停車場”;文興隧道-東浦路-東坪山路-站南路-南廣場前的“即停即走區”或調頭到“臨時停車場”。
3.成功大道方向:成功大道-文曾路-金榜隧道(文曾路跨線橋)-站南路-臨時停車場或調頭到“即停即走區”。
4.文灶方向:文灶-廈禾路-右拐站西一路(地下)-站東一路(地下)-上匝道-站南路-到“即停即走區”或調頭到臨時停車場。
出站5條路線
從“即停即走區”出發:往前行駛到文曾路,通過環形匝道上成功大道往機場或演武大橋方向。
從“即停即走區”出發:沿道路左前方調頭往東浦路方向。
從“即停即走區”出發:沿右前方駛入下匝道,通過站西一路-站東一路-廈禾路和嘉禾路方向。
從“即停即走區”出發:沿右前方駛入下匝道,再調頭上匝道,到東浦路方向。
從“臨時停車場”出發:只能右轉到站南路,往東浦路方向。
提醒:由于金榜路下穿匝道還在施工,金榜路地面道路通行條件與改造前一樣,僅為雙向2車道,通行能力有限,因此金榜路僅作為附近居民進出通道,交警部門強調,請車輛盡量不從金榜路進出火車站。
【大巴】
只準走地上 不能走地下
大巴車只準在地上走,不能走下穿通道,即不能在站東一路、站西一路和地下匝道通行。
另外,文曾路跨線立交橋轉彎半徑太小,不適合大巴車行駛;金榜路太窄,也不適合大巴車。
也就是說,大巴車能走的路,就是走東坪山路進入站南路,再到停車場。
【的士】
候客區在地下 共52個車位
進入候客區2條路線:從“即停即走區”出發,往右前方駛入下匝道,通過站西一路進入地下候客區;從廈禾路出發,通過站西一路直達地下候客區。
駛離候客區3條路線:通過站東一路駛往廈禾路方向;通過站東一路至上匝道進入站南路(文曾路、成功大道);通過上匝道前往東浦路方向。
提醒:出租車如果不要到達地下候客區,只是送客到出發層,那么行車路徑和社會車輛一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推進廈漳同城化 廈門地鐵6號線全線軌通2025-03-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