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電纜被偷,門鎖沒被破壞,嫌疑人現(xiàn)場也沒引起任何人懷疑。這是怎么回事?昨日,思明刑偵大隊通報這起案件。
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調(diào)查
多處工地電纜失竊
盜竊手法成謎
去年8月份,禾祥西路一家寫字樓的裝修工地失竊,被盜福建某知名品牌電纜。接到報警后,思明刑偵大隊盜竊犯罪偵查中隊民警趕到現(xiàn)場勘查。
按常理,一般失竊案件現(xiàn)場,多少會留下門窗被撬挖的痕跡,但這處工地門窗鎖具卻完好無損。
難道嫌疑人是開鎖后再盜竊?但為何失竊的是電纜,即使是知名品牌電纜,價值也不會太高。既然嫌疑人有這種手段,為什么不選擇更高價值的目標?
民警現(xiàn)場走訪,也沒找到多少有價值的線索,嫌疑人似乎悄悄地來,又悄悄地帶著電纜離開,沒引起任何人的懷疑,盜竊的手法成為謎團。
從8月份開始,思明警方先后接到多起工地失竊報警,失竊物品均為電纜,門窗鎖都沒被破壞,民警對案件串并,逐漸從支離破碎的線索中找到嫌疑人。
警方發(fā)現(xiàn),嫌疑人竟是一名有吸毒前科的裝修工。
抓捕
嫌疑人竟是裝修工
利用“后門”行竊
今年1月28日,思明刑偵大隊盜竊犯罪偵查中隊經(jīng)過多日伏擊守候,在后埔一出租房將嫌疑人抓獲。經(jīng)審查,嫌疑人名叫張某龍,30歲,南靖人。隨著他被抓,謎團被解開。
根據(jù)警方調(diào)查,張某龍有吸毒前科,之前跟著他哥哥在工地做裝修。后來哥哥去了外地,張某龍留在廈門,跟著其他工頭繼續(xù)打工,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張某龍本身就是裝修工,他深知,一般房東都會留一副鑰匙給裝修工,但裝修又分為泥水、木工、水電等不同工種。為了其他人進出方便,這副鑰匙通常藏在地毯、花盆、消防栓的角落——這相當于程序員留下的“后門”程序。張某龍利用這個“后門”,輕松進入工地盜竊電纜,出來時又鎖好門窗,把鑰匙放回原處。他平時就是裝修工打扮,進出工地絲毫不會引起其他人注意。偷得電纜后,張某龍將電纜在路邊低價賣出,所得的錢財用于日常開銷和吸毒。
目前,張某龍因涉嫌5起盜竊案件,已被警方刑拘,案件正在調(diào)查中。
提醒
貴重物品
最好存銀行
臨近歲末,思明刑偵大隊盜竊犯罪偵查中隊展開專項行動,1月1日以來,已抓獲15名嫌疑人,其中14人已被逮捕,破獲60余起入室盜竊案件,繳獲贓款20余萬元,此類案件同比去年下降30.89%。
該中隊龔常輝中隊長分析說,按照往年的經(jīng)驗,年底爬窗和撬門入室盜竊兩種警情較多:爬窗入室盜竊多發(fā)生在晚上,主要是小區(qū)內(nèi)陽臺拉門或窗戶沒關(guān),被嫌疑人乘虛而入;撬門入室盜竊多發(fā)生在白天上班時段,主要集中在老城區(qū)和城鄉(xiāng)接合部,嫌疑人利用上班時間沒人在家的時機行竊。不少外來務(wù)工人員過年回老家,暫住處也容易被盜。
從往年失竊物品來看,嫌疑人對易攜帶的現(xiàn)金、金銀器等貴重物品更有“興趣”。龔常輝提醒,類似現(xiàn)金、金銀器等貴重物品最好存入銀行保管,避免失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