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歲末,不少商家收到的訂單數量和市民購買年貨的次數都呈上升趨勢,但與此同時,許多不法分子也會趁此年關繁忙時候出動,而且往往因為商家和市民的疏忽大意頻頻得手。這不僅造成了商家和市民的重大損失,也為年末的治安管理敲響了警鐘。對此,晨報請來了湖里區殿前派出所的民警,為大家分析講解年關安全防范的知識和經驗。
輕信陌生人 損失2萬多
“我是市場1號門的,要5件。”1月4日凌晨2點多,在中埔海鮮批發市場賣冰凍目魚的張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著急要貨,張先生讓對方自己去東渡的冷庫大貨車里取,早上再結賬。到了早上張先生才發現,冷庫里30多件凍品不翼而飛,損失2萬多元,而那個電話已經關機了,無奈中張先生報警求助。
殿前派出所民警饒家德接到報警后,在查看監控資料時看到,凌晨2點左右,2名男子爬上這輛大貨車,10多分鐘便把30多件東西轉移到另一個中型貨車上,而此時大貨車司機竟在睡覺,對此全然不知。
事后,司機說,他知道有人來卸貨,以為是老板認識的人,就沒有留意。張先生很后悔,因為他的手機號碼就噴在自己的貨車上,別人只要看到記下號碼就可以撥通電話。民警偵察了一個多月,始終沒有發現這輛貨車出現在路面的蹤影。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民警分析:殿前派出所民警饒家德說,張先生太輕信客戶了,只靠一個電話也不見面核實,就讓陌生人自行取貨,沒有警惕心。貨車司機也麻痹大意,沒有與老板核對,卸貨時竟然在睡覺,導致自己內部管理失控,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現在生意難做,商家都不想囤貨,因此為了爭搶生意,有些商家著急客戶訂貨,貨款事后再追討,這是需要注意的。
民警支招:商家與客戶要算清賬、交接清楚。不能盲目靠電話就信任對方。在凌晨物流集中時段,夜間容易犯困走神,此時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托人看管 百元草莓不見了
2月5日清晨6點多,林女士在中埔水果批發市場買了200元的草莓,由于還要購買其他東西,就麻煩店家幫忙照看一下。1個多小時之后,林女士回來取草莓,發現東西不見了,一問店家老板,老板說在忙生意沒有看到。林女士報警后,民警調取現場監控,但由于當時天剛亮,很多人從這里走過,看不清楚當時情況。最后,商家和林女士只好自行協商調解。
民警分析:這起案件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沒有交接無人看管,把看管的責任寄托給商家,或者認為市場里有很多保安,肯定不會丟,麻痹大意了,到頭來東西丟了只能怪自己。
民警支招:到市場購買大宗貨品時,一定要多帶一個人去,一人負責買,一人負責看管貨品。不要讓店家直接送到自己沒鎖門的車上。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物品放在路邊丟失的情況一般發生在凌晨3點至清晨7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