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明區(qū)政府至廈大白城沿海一側,有一條長達2.86公里的步行系統(tǒng),這是環(huán)島路濱海綠道,近日正在“加工”以促成全線貫通。記者從廈港街道黨工委書記姚玉萍處得知,只要本月底靠近沙坡尾路段的搭橋建設完畢,該濱海綠道就將全線貫通,可以“一路走到底”。
目前,沙坡尾路段的搭橋正在緊張施工中。姚玉萍介紹,該濱海綠道全線貫通后,將啟動該綠道沿路景觀提升項目的改造。“提升方案還未全部敲定下來,我們現在最想聽聽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姚玉萍說,歡迎市民為該提升改造項目建言獻策。
黃勁超 圖
【記者體驗】
景色迷人但存在短板
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該濱海綠道。綠道西起思明區(qū)政府、鐵路文化公園旁的壽山路端頭,東至廈大白城沙灘,全長達2.86公里,規(guī)劃范圍面積約6公頃,全線設置有4處公交車站。
綠道西朝鼓浪嶼與漳州港,既可遠眺鼓浪嶼,還可近距離感受演武大橋車水馬龍的壯觀景象。東靠沙坡尾避風塢,沿岸有涂鴉隧道、琥珀書店、中華兒女美術館等,宛若一條巨型文化長廊。由西向東分別形成鴻山公園前景觀段-沙坡尾避風塢-廈大沙灘三段不同風貌的濱海綠道景觀。
但是,記者也發(fā)現綠道沿岸的諸多問題。本段濱海綠道共設有7個出入口,但因建筑、設施等遮擋缺乏引導標識,入口形象有待強化。另外,該綠道綠化單調,還缺乏公共廁所、休閑座椅等公共設施。
【提升改造】
改造場地和完善配套
根據近期出臺的濱海綠道景觀提升規(guī)劃,將強化綠道的便民、休閑、旅游、生態(tài)等功能。據了解,初步設想將依托三段不同景觀分段,在2.86公里長的濱海綠道上形成以世貿濱海廣場為活動核心聚點的“兩端三點六帶”的景觀空間架構,并通過結合指標系統(tǒng)強化成功大道、演武路和大學路三處通海的入口形象。
其中,西端是以思明區(qū)政府連接鐵路文化公園的綠道為起始點,東端盡頭是白城沙灘演武大橋橋下活動區(qū)。“三點”分別為:利用遷移原民族路清潔樓場地整合成世紀中心的東側通海休憩廣場、改造中華兒女美術館濱海綠地成沙坡尾創(chuàng)意港區(qū)的濱海入口,以及演武路濱海盡端橋頭兩側的廣場綠地,方便導引廈大人流進入海濱。“六帶”是結合現在濱海綠地,以300米—500米的間距配置停留、休憩、眺景綜合功能的休憩設施帶,完善綠道游憩功能。(記者 梁凱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