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網(wǎng)親情號”套餐,本是為了節(jié)省親屬間聯(lián)絡的費用,卻成了騙子實施詐騙的新手段。近日,多位市民接到假冒“親情號”551、552等發(fā)來的詐騙短信,所幸大家警惕性高,沒有上當受騙。讀者小黃致電本報,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前天下午5點左右,正在公司上班的小黃突然收到一條短信,號碼顯示“551”,對方稱“先幫我給184****5446這個號碼充100元話費。”小黃愣了一下,“這是什么號碼?”回想了一下,原來是“家庭網(wǎng)”套餐的親情號,“可是我這個手機并沒有開通親情號,難道是家里的老人辦的?”他有些納悶,便輸入“551”嘗試接通這個號碼,但話筒那端卻顯示“撥號方式不正確”。
小黃給家里老人打電話,詢問是否開通親情號,“他們說沒有,我就確認這是詐騙短信。”下班回家后,在閑聊中,他得知鄰居也收到了同樣的短信,因為開通了“家庭網(wǎng)”套餐,險些上當。昨日上午,記者嘗試給“家庭網(wǎng)”內(nèi)成員發(fā)短信,果然,對方手機收到了短信,來信號碼顯示的正是記者的“親情號代碼”。
運營商客服表示,“家庭網(wǎng)親情號”不僅可以互打電話,還能互發(fā)短信,但短信并非免費,需按照正常短信費用來計費。近日有不少用戶致電詢問這一情況。
運營商客服提醒市民:騙子所謂代充話費的短信屬騙局,若當真是親情號用戶,有急事找對方,尤其是在涉及錢財?shù)那闆r下,更多情況是會直接撥通免費電話。收到“親情號”發(fā)來的類似充值短信,請先致電家庭成員確認,千萬不要輕信。
【鏈接】
110暫未接到類似詐騙警情
記者從警方了解到,本月以來市110指揮中心暫未接到類似的報警。警方提醒市民,手機、銀行卡及身份證等應當分開放置,以防丟失后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若接到諸如詢問密碼、涉及錢財之類的要求,即使是至親的人,最好先打電話確認一下,以免上當受騙。(記者 陳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