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簌簌落下,一地金黃吸引了行人和游客。每到春季,湖濱北路、和通路、興榮路、虎溪巖等地,行道樹樹葉紛紛飄落,儼然一副秋天的景象。然而,這樣的美景卻讓環衛工人苦惱,因為每到這個時候,同一條路的垃圾比平時至少多3倍。
落葉滿地,小孩子玩得盡興。記者 唐光峰 實習生 陳藝杰 攝
廈門春季落葉繽紛
這兩天,湖濱北路、和通路、興榮路等地的大葉榕落葉繽紛。“每到春季都會如此。”廈門市筼筜湖管理中心的景觀工程師陳先生介紹,受氣溫、雨水等影響,一些路段的行道樹紛紛落葉。樹木有常綠樹與落葉樹之分,落葉樹都有固定的落葉期,相比去年,今年大葉榕換葉時間推遲了。
對此,市政園林局綠化管理中心的專家稱,這已成為廈門的一大特色。大葉榕只在春季落葉,由于每棵大葉榕的水分和養分不同,有的先落葉,有的稍晚,形成不同的落葉節奏,營造出春夏秋冬同在的假象。另外,木棉花在春節開花前,也都會先落葉至蕭瑟,再開出火紅的花朵。
不到10米一車垃圾
在行人和游客欣賞美景時,環衛工人就苦惱了。“平時只需一個人清掃,現在同一路段要增加三四個人。”湖里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坦言,每到這個季節,環衛工人都苦不堪言。例如和通路、興榮路、金湖路等路段,現在的垃圾量比平時多了好幾倍,不到10米就能裝滿一輛垃圾車。
由于落葉較多,吸掃車無法吸進去,很多路段還得靠人工清掃。“環衛工們掃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思明區環衛處開元所負責人說,如虎溪巖等地一早上清掃的落葉垃圾就有六七車,而平時的垃圾量最多兩車,這些路段垃圾量比平時多了三倍。
落葉雖美卻不宜保留
落葉這么美,為什么不保留下來呢?開元所負責人告訴記者,落葉中夾雜著塑料袋等垃圾,十分不美觀。如果沒有及時清掃,煙頭落到樹葉上,還易引發火災。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選大葉榕為行道樹呢?相關人員表示,大葉榕能凈化空氣、美化道路、抗污染、易管理,具備了行道樹的大部分優點,因此在大葉榕、洋紫荊、刺桐、木棉等廈門的主要行道樹中,大葉榕占特別高的比例。(記者 袁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