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點左右,島內的12個公交站點多了一個零錢盒子,掛在公交站牌上,里面塞了10個硬幣,準備給急著上公交車,卻又找不到零錢的人。出這主意的,是華僑大學2014級工業設計專業的山東小伙田馥銘。作為“學雷鋒月”的一個活動,他和班上十幾名同學,想作一個嘗試。
■小乘客對零錢盒感到好奇。
■零錢盒受到一些市民的贊賞。受訪對象供圖
有人積極響應 也有人帶走盒子
昨天早上,他們一路乘坐BRT,到了火車站,選擇了33路公交路線中人流量較大的一段,包括松柏、仙岳路口、蓮坂北、SM等12個公交車站,貼海報、粘盒子、塞零錢,有人好奇瞪大眼,有人撇嘴連搖頭。盒子里的錢有可能會多嗎?田馥銘說,他們也很想知道這結果。
他們躲在公交站偷偷觀察:在火車站,兩名同學貼好了盒子,去了趟超市,回來發現盒子和海報都找不到了;在SM城市廣場公交站,盒子里的錢很快就被掏空了,但兩個小時后,盒子陸續出現了五元和十元的紙幣!田馥銘讓同學去幫忙換成零錢,結果回來時發現,盒子和海報又找不到了。
備受市民鼓勵 準備提升設計
田馥銘說,他們統計了一下,大部分盒子里的零錢只多不少,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放進去的。一名中年婦女拍著他的肩膀說:“做得很好,社會就需要這類有愛心的舉措!”
田馥銘說,還有公交站附近的商店老板,跑來跟他說:“我叫員工幫你們看著,這事要做下去,有需要還可以贊助!”更令他感動的是,有一名中年女士,硬是要捐給他們100元,讓他們再去做十個盒子,貼在更多的公交車站。
看到這樣的結果,參與的同學都非常興奮。他們準備把零錢盒子設計得更環保、更“高大上”一些,不給市容添麻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書寫華僑興學救國故事2025-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