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陳先生和老伴自作主張地為兒子小華(化名)定下一門親事。而這場包辦的婚姻卻以失敗告終。
從此,兒子氣得連父母的電話也不接了,一家三口形同陌路,見面就吵。上周五,在湖邊菜市場,導報記者見到了苦惱中的老兩口。
◆父子間的無語
父母為兒定下的親事黃了
陳先生告訴導報記者,他家的矛盾,跟前年他們在老家為兒子定下的那門親事分不開。
陳先生說,2004年,小華被人誤砍,導致部分手指缺失。這對小華來講,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工廠也不要他了,從此,小華就把自己封閉起來,談了兩次戀愛,都被對方嫌棄。”
看著兒子無事可做,陳先生和老伴都很著急。前年回老家,瞅著同齡人個個當爺爺奶奶了,老兩口就開始替兒子張羅相親對象。聽說鄰村有一女子不錯,陳先生來不及跟兒子商量,當天一大早,用小華的話說:“他是睡眼朦朧被父母逼去相親的。”沒想到,才頭次見面,老兩口就對該女子很滿意,也沒有問兒子的感受,當場就下了聘禮,沒隔幾天就催兒子跟對方去領(lǐng)證。小華說:“當時自己壓根就不同意,可沒有辦法,完全是趕鴨子上架。”
然而,在相處中,小華發(fā)現(xiàn)對方離過婚,還有一個孩子。這讓不知情的陳先生和老伴都傻眼了。最后這場婚姻,以離婚收場。小華無奈地說:“之后再處對象,人家一聽我離過婚,就沒戲了。”
都希望對方從事件中走出來
這邊是父母擔心兒子精神無依靠,身體上又有創(chuàng)傷,怕他想不開,催他放低條件趕緊結(jié)婚;那頭是兒子覺得自己跟父母之間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雙方談不到一塊,要么就不說話,要么一開口就吵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華到外面去租房,父母打他電話也不接。陳先生說,“希望兒子能從那次不幸事件中走出來,重新開始他的生活。”
接到導報記者電話而返家的小華則說,真正沒有從不幸事件中走出來的人是父母。他們總是認為他是不幸者,所以總會按他們的標準為自己選擇人生,這一點讓他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