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10時許,來自臺灣同胞的造血干細胞搭乘MF882航班抵達廈門,經過廈門檢驗檢疫局開設的綠色通道后,立即送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這些跨越海峽的“生命種子”將為廈門的一名花季女孩帶來病愈的希望。
這是廈門患者首次接受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更是一場跨越海峽的生命接力。由于這是廈門口岸首次入境移植骨髓,負責聯系骨髓入境事宜的陽光骨髓庫相關人員對相關政策不太熟悉,辦理手續顯得困難重重。該局衛生處獲悉這一情況后,一次次耐心解答咨詢,詳細介紹了骨髓等醫療用人體組織的入境程序,指導其辦理相關手續;手把手幫助其完成網上注冊、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申請等工作,并想方設法在24小時內完成審批。在通關現場,該局也開辟綠色通道,讓入境骨髓快速通關,有效確保了移植骨髓從臺灣供體采集到輸入大陸患者全流程的順暢銜接。
接受此次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是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正當懷揣夢想準備邁向人生新階段的時候卻不幸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一年多來,她全靠輸血維系生命。在就診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后,院方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為其尋找匹配的骨髓,然而,父母太年邁,弟弟的配型又不符,中華骨髓庫里也沒有找到匹配的骨髓……幾多波折,中山醫院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海峽對岸。他們開始尋求陽光骨髓庫的幫助。
女孩無疑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在海峽對岸,陽光骨髓庫找到了一位與女孩配型合適的供血者。在陽光骨髓庫、中山醫院、臺灣慈濟骨髓庫、廈門檢驗檢疫局的共同努力下,廈門首例從臺引入干細胞順利入境,并在中山醫院輸入了女孩的體內。如今,這些“生命種子”已經種下,經過預防排異和感染的治療后,待造血干細胞功能恢復正常,女孩就可以出院,重獲新生。
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鹿全意表示,通過本次從臺引入配對骨髓行動,兩岸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打通人道主義援助通道,讓更多的患者能夠在兩岸的攜手下重獲生活的希望。據悉,接下來,還有兩例臺灣同胞的骨髓將馳援廈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