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升級變化的詐騙手段,背后似乎隱藏著一個強大的“智囊團”、“軍師團”;扮演“間諜”、“雙面間諜”的騙子,也似乎有一個無形的“特工學院”在培訓。
導報記者追查多起詐騙案件,發現詐騙款項流向廣西賓陽,一個被國家公安部確定為全國七個地域性犯罪類型之一的縣城。多次到賓陽辦案的廈門民警,為導報記者揭開了詐騙“產業”上的諸多內幕。
●項目:QQ詐騙
●人員:一個人
●成本:1.購買盜來的QQ號
2.購買電腦,布設寬帶
3.租房子
4.購買大量銀行卡
●合作:盜QQ號、取款兩項業務外包
●分成:取款人員抽成10%-15%
●拓展:經常和圈內人聊天,交流經驗
一個縣 多起詐騙指向賓陽
3個月、491起QQ詐騙,騙子是何方神圣?打開電腦,一名民警指著表格里的案件記錄,內有發案時間、被騙過程、性質、款項等內容。
其中一列,是案件的詐騙款項,受害人匯錢轉賬之后,流向了一張又一張外地的銀行卡。其中,多張銀行卡所在的開戶銀行,或者取款地,正是近期處于風口浪尖上的地方:廣西賓陽。
賓陽3月19日登上《南方周末》的《一個縣的QQ詐騙生意》,因為“賓陽縣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打擊QQ詐騙作為重點工作列入其中”。當地官方坦承,QQ網絡詐騙給賓陽縣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不少人是第一次聽聞賓陽大名,但在很多警察眼里,賓陽早已成為QQ詐騙的“高危地區”,“一看到QQ詐騙,就會聯想到賓陽”。“在賓陽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對面,有一家酒店,因為距離近,很多警察辦案的時候住在那里,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的警察。”曾經四次到賓陽辦案的思明刑警王明二告訴導報記者。
對于QQ詐騙的打擊,賓陽當地警方的力度也很大,“賓陽縣里面,QQ詐騙打擊最重的是廖寨村、國泰村等”。
一個人 取款抽成10%-15%
在QQ詐騙上掀起“巨浪”的另一端,也許就系在“一個人”身上。
詐騙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取款變現,刑警王明二在調查一起QQ詐騙案時,發現取款的地點就在賓陽。他和同事一路查到賓陽,在當地警方配合下,調取案發地ATM監控,排查出嫌疑人——一名頭戴灰色鴨舌帽的男子。
那時是夏天,“鴨舌帽”在賓陽縣里變換不同的ATM取款,真實姓名不知,居住地點不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取款人屬于“職業行當”,取過一次款,就會取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王明二和幾名民警苦苦蹲守。一個月過去,“鴨舌帽”終于再出現,還是那頂灰色鴨舌帽,他開著從別人那里借來的比亞迪汽車,到處取款,最遠的跑到隔壁縣,最后被人贓并獲,贓款2萬多元。
經查,“鴨舌帽”就是“一個人”在戰斗。“取款比較簡單,不需要太多技能,一般懂得QQ詐騙的,都不會去干取款。”王明二介紹。
取款風險比詐騙大,行業規矩是,一個取款人會同時為多個團伙取款,抽成一般在10%,但取款數額大、風險高時,抽成比例會提高到15%。
一條線 單人詐騙服務外包
取款的上一個環節,便進入詐騙的真正核心。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QQ詐騙這一行當,完全可以“一個人在戰斗”。
第二次進入賓陽,王明二是為了抓一個QQ詐騙窩點。“村里是進不去的,因為賓陽不是旅游景區,像廖寨村、國泰村這樣的村莊,只有一兩條村莊道路可以進入,詐騙分子在村口設了崗哨,一旦有陌生車輛靠近,消息便會走漏。”他說。
在外圍調查了三個星期,王明二找到了QQ詐騙窩點,還好不在村里,而是在賓陽縣城區域。行動當天很成功,但讓王明二意外的是,這個詐騙窩點的“老板”,是一個年僅20歲出頭的年輕人,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部”。
第三次、第四次到賓陽,王明二和警察同事們都抓到了人,搗毀了詐騙窩點,可同樣的,窩點都是“一個人在戰斗”。
無數的“一個人”就能攪得天下大亂,這正是QQ詐騙這一“電子商務”高度產業化以后,形成的“一個人”產業鏈條——
詐騙核心是一個人,辦公用品僅需一臺電腦、一條寬帶,辦公場所只要有個地方,即可開展“電子商務”;它的上游和下游,盜取QQ號、取款兩項業務,全都“服務外包”,同樣各只需要“一個人”。
一幫人 專門研究新式詐騙
“一個人”可以撐起一個騙局,“一伙人”卻能將詐騙模式“發揚光大”。
王明二介紹,在QQ詐騙團伙里,有幕后“老板”負責前期資金投入和后勤保障,購買QQ號,布置電腦和網絡,購買銀行卡,租房子,聯系取款人。他的員工,是沒有接觸過詐騙的“新手”,每騙成一單,從中抽成。“老板”是有經驗的“老手”,但從年齡看,卻大多是年輕人,有的甚至比“員工”還年輕。新手“成才”以后改成單干,繼而教會其他“新手”,經驗和模式如此不斷復制。
騙子緊跟市場變化,從各種跡象來看,有專門的“研究型人才”在鉆研新騙術。一旦騙術成熟,騙子們便聚在一起內部交流,比如建立一個QQ群、朋友圈,彼此“學習”,甚至,好的騙術還可以賣錢。
最近新出現的騙術,是把“QQ詐騙+代刷信譽詐騙”結合,嫁接方式有很多種,3月22日當天,有兩名廈門市民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