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稱家里年賺三五百萬的“富二代”,卻頻繁跟女網(wǎng)友借錢,每次只借幾百元,而且找盡各種聽起來就不靠譜的理由。直到被對方借了上百次款,多達28萬余元后,她才如夢初醒。
為了博得受害者的同情,他不是謊稱前女友意外出車禍死亡,就是稱母親被自己氣死或出車禍死亡,甚至一人扮多角來穩(wěn)住受害者。不過最終他也被受害者“騙”了一次,并被“請”進了派出所。
頻頻借錢的“富二代”
26歲的小倩(化名)在廈門一美容店上班,去年7月,有一陌生男子加她為QQ好友。
男子自稱姓陳,老家在武漢,父親在武漢經(jīng)營多家酒店,年賺三五百萬不成問題,家里有豪宅、豪車。此次來廈是為了紀念車禍去世的前女友。人在異地,難免寂寞,所以想找個人談心舒緩情緒。就這樣,兩人見面并好上了。
沒多久,陳某就跟小倩借生活費,理由是身份證和銀行卡丟了。之后又以心臟病、牙疼要看病等理由,陸續(xù)找小倩借錢,每次都是三五百元。陳某時不時就會給小倩發(fā)來微信,自報欠款多少;而且他還寫了一份借條,大意是:如果本人因心臟病猝死,這筆款項將由父親代還,并簽字留下電話等。
后來由于小倩不斷催債,10月底,陳某只好說父親其實在龍巖賣豬肉,他打算把老家一塊地拿去賣掉還債。
到了11月,他又稱老媽不同意賣地,但自己偷偷地拿走土地證賣地,結(jié)果老媽被氣得突發(fā)心臟病死掉了。語氣顯得十分真誠,隨后就失聯(lián)了。
替兒還債的“好父親”
很快,一自稱是陳某父親的男子給小倩手機發(fā)來信息說,愿意“兒債父還”,并稱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廈門豬肉商家供貨,準備來廈門賣豬肉還債,但前提是小倩能幫他墊付一些費用。
看到如此有情有義的父親,小倩也心軟了,又分數(shù)次給這名父親轉(zhuǎn)賬數(shù)百元至數(shù)千元不等。后來,小倩多次聯(lián)系不上陳某,心里也有點猜疑,結(jié)果又一自稱姓羅的男子給小倩打來電話,自稱是龍巖某局局長,也是陳某大舅子,由于陳某因涉嫌信用卡詐騙已被警方抓獲,他正在籌錢找警方打點關系。
對于羅某的局長身份,小倩起初不信,可網(wǎng)上一搜,龍巖某局果真有這名同名同姓的局長,于是信了,又一次次匯款共計數(shù)萬元。前前后后,她總共“借”給了陳某28萬多元。而那些所謂的“父親”、“大舅子”,其實都是陳某在背后“一人分飾多角”。
四處行騙的嫌疑人
與小倩周旋的同時,去年底陳某還在酒吧搭上了小琳(化名),同樣佯裝富二代,以銀行卡被ATM吞掉、母親試駕豪車出車禍死亡、變賣豪車需要擔保金等理由,一次次地找小琳合計借款2萬多元。
今年3月,陳某開始避而不見,小琳意識到不對勁,于是佯裝可以借點錢給陳某坐飛機回家籌錢為由,于4月2日深夜將他誘騙到輪渡一餐廳,并找來朋友將他堵住,隨后報警處理。
據(jù)調(diào)查,陳某真實姓名叫藍某生,26歲,龍巖人,中專文化,父親在龍巖農(nóng)村務農(nóng)。據(jù)藍某生初步交代,從去年起,他同時與四五名女子周旋,警方初步查實,小倩被騙28萬余元,小琳則被騙了2萬余元。目前,案情還在繼續(xù)深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