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調查發現,代駕行業不僅面臨外部競爭,還有內部“戰火”
■業內人士認為,代駕還沒有行業規范,服務參差不齊,制約發展
昨天,本報報道了代駕司機這群“夜行者”的故事,引起讀者關注。
這群“夜行者”奔波在黑夜中,載喝醉的人回家,遇到過豪擲兩萬元小費的“土豪”客戶,還碰見過醉酒不醒的迷糊車主……種種“奇葩”故事的背后,是這群“夜行者”工作中的艱辛和快樂。
然而,就是這樣一份不同尋常的工作,卻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加入。代駕司機群體正日趨龐大,透露出的一個信息是:代駕市場現在很火。
為了揭秘代駕市場的現狀,記者昨日深入采訪了資深業內人士,通過他們的訴說,勾勒代駕市場中存在的競爭、瓶頸、未來發展前景。
外部競爭
專車、打車、拼車軟件
擠占代駕市場份額
據粗略統計,廈門至少有上千名代駕從業者,有大大小小20多家代駕公司。
“與前幾年相較,代駕市場正在飛速擴張,而且從發展形勢來看,勢頭還在猛漲。”業內人士李建民說,這組數據不僅能體現廈門代駕市場的“火”,還能看出這個市場近幾年以來的高速膨脹發展。
據了解,廈門代駕市場從十幾年前就已經興起,但當時只有寥寥無幾的訂單和從業者,不過,在醉駕入刑實施之后,“人們對代駕的需求突然迸發”,代駕市場有了蓬勃發展的沃土。
代駕市場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互聯網代駕。“如果說‘醉駕入刑’提供了沃土,那么互聯網代駕就搭建了平臺。”李建平說,用戶能基于LBS技術選擇最近的代駕師傅,借由代駕App將用戶需求與師傅的碎片時間對接,并且對于分成明碼標價,不僅提升效率,還讓這個行業更加透明。
不過,在業內人士眼中,代駕的未來前景卻很難預測,甚至不容樂觀。
“成也互聯網,敗或許也在互聯網。”李建平指出,“車聯網”的時代正悄悄來臨,如今,專車、打車、拼車軟件如雨后春筍,都在擠占代駕的市場份額。代駕涉及車主的隱私、車上的財產以及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而專車、拼車等能達到與代駕同樣的效果,也許更容易被市民接受。
內部競爭
傳統代駕PK網絡代駕
搶占市場“戰火”不歇
競爭不止發生在代駕與專車、拼車等出行方式之間,代駕市場內部也一直燃燒著“戰火”——傳統代駕和互聯網代駕App不斷展開市場“拉鋸戰”。
這是一場新與舊的比拼。“傳統代駕是以電話、酒店牽線,而新興的互聯網代駕App借助互聯網平臺,一下子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這給傳統代駕帶來沖擊。”業內人士周正源說,已經擁有一套完善流程的傳統代駕當然不甘示弱,競爭由此展開。
某代駕App司機董立群透露,傳統代駕的其中一種經營方式,就是通過酒樓、酒吧的工作人員長期與代駕公司合作來實現,在顧客需要代駕時,酒樓工作人員就能馬上幫助聯系。不過現在,不少顧客并不優先選擇酒樓推薦的代駕,而更青睞自己上App“預定”。酒樓工作人員賺不到錢,傳統代駕受冷落,App的代駕司機也要跟著吃“苦頭”,“有時候我們去酒吧門口接客人,會被保安和其他公司的代駕司機趕走。”
競爭的硝煙味由此可見一斑。
發展瓶頸
代駕服務參差不齊
行業標準尚未統一
競爭激烈的大環境,讓擠占市場更顯不易,如此一來,當回歸到代駕市場本身,一些管理問題就顯得尤其尖銳。周正源告訴記者,代駕行業基于自身的局限性,存在服務參差不齊,行業標準尚未統一等問題。
“如何確定代駕司機有無從業資質,就是個難題。”周正源指出,正規、有資質的代駕司機,應該由勞務公司錄用,再進行勞務派遣至代駕公司或汽車租賃公司工作,但目前的情況似乎直接跳過了這一環節,許多代駕公司直接進行錄用,顧客也無從對司機資質進行判斷,“這對代駕這個有點特殊的行業來說,實際上是很不規范的。”
同時,代駕并沒有一個完備的行業規范,甚至這個行業歸哪個部門管,都沒有明確。記者致電運管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只負責管理營運車輛,代駕并不在該部門的管理范圍內。
周正源坦言,對于代駕的服務質量、標價以及可能產生的糾紛,代駕公司大多只能靠自律來進行監管,這樣的局面實際上也在間接制約著代駕行業的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櫻花爛漫時山間如夢境 廈門各地櫻花迎來盛2025-03-1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