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商局昨日宣布,即日起,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暨“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率先在福建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正式試點實施。這項制度是在廈門“一照一號”改革探索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開展的。昨日上午,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內,廈門富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領到最新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一照一碼”未來將全國通用
記者獲悉,新制度下,新設企業可領到使用統一代碼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也就是說,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新企業都會擁有全國唯一的“身份證號”。與個人身份證信息類似,統一代碼包括18位,由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1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6位)、主體標識碼(9位)、校驗碼(1位)五個部分組成。
未來“一照一碼”還將在全國通用。此次福建自貿試驗區試點實施的統一代碼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代碼的結構,為未來在全國推行“一照一碼”打通了技術瓶頸。目前,該號碼已經實現福建全省通用,全省相關部門和金融保險等機構對企業提交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都予以認可。今年6月底前,福建省還將在全省全面推開“三證合一、一照三號”登記制度改革。
廈門“三證合一”走在全國前列
在試點“三證合一”的道路上,廈門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從最初的“三證齊發”過渡到今年2月15日開始施行的“一照三號”,又升級到今年3月26日的“一照一號”,廈門終于啃下這塊商事制度改革的“硬骨頭”,率先實現了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闖出“廈門經驗”。截至目前,廈門片區共有336家企業領到了“一照一號”的營業執照。
記者從廈門片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接下來,廈門片區將繼續推進深化審批和行政服務改革,實現“一口受理”平臺與正在建設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對接,助推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行政治理現代化的試驗工作。
【“三證合一”進階記】
“一口受理、一表申報”
2014年9月3日 廈門象嶼保稅區等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率先試行“一口受理、一表申報、限時辦結、統發證照”服務模式,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聯辦”。
“一照三號”
2015年2月15日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三號”登記制度。
“一照一號”
2015年3月26日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實行“一照一號”登記制度,實現了3個工作日核發載有“一號”的營業執照,即在原來核載企業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和稅務登記證號“一照三號”營業執照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創新,采取新的編號規則。
“一照一碼”
2015年5月4日 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暨“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率先在福建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正式試點實施,新設企業可領到使用統一代碼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本報記者 崔昊)
【相關】
廈門片區迎來首船進口保稅航油
本報訊(記者 崔昊 通訊員 李珣)日前,載有3.98噸保稅航空煤油的“金旺友”輪靠泊在廈門鷺甬碼頭,隨后經廈門檢驗檢疫局現場品質初篩及重量鑒定后,順利開卸。廈門檢驗檢疫局稱,這是自4月21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掛牌后,廈門口岸進口的首批保稅航油。
進口航空煤油是廈門口岸的特色業務。進口保稅航油因減免17%的增值稅,平均每噸相比國內非保稅油價格便宜1000元而廣受青睞。目前,廈門空港已有20多家航空公司選擇使用進口保稅航油。廈門檢驗檢疫局針對自貿試驗區內進口保稅航油量身定制“船到即檢+認可檢測結果+后續驗證”的檢驗監管模式,加速通檢速度。自2012年開始,廈門口岸共進口保稅航油47批次,貨值1.58億美元,進口量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