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5年中華環保世紀行(廈門)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中央、省、市的媒體從昨日開始,在廈門連續三天,深入廈門島內外六區進行集中采訪。
近年來,空氣質量一直是熱點問題。今年以來,島內空氣質量得到不斷改善,尤其是思明區的空氣優良率一直保持全市第一。空氣質量,成為首日采訪的關鍵詞。
現象 今年島內空氣質量不賴
來自環保部門數據顯示,2014年思明區空氣質量較2013年有所好轉,綜合污染指數呈下降趨勢,空氣質量優良率居全市各區首位。
在廈門島內,國控點洪文測點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62%,全年中、輕度污染天數由23天降為16天;鼓浪嶼測點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05%,全年輕度污染天數由33天降為18天。
今年廈門島內空氣質量繼續好轉。環保部門稱,今年1至4月,島內思明區空氣優良率繼續保持全市第一,環境空氣質量穩中有升。
空氣是流通的,島內的思明區空氣質量好轉,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廈門島的空氣質量都在好轉。
背后 各種“神器”治理空氣污染
應該說,這兩年廈門的建設工地不少,地鐵等眾多重點工程同時開工,同時廈門汽車擁有量也在不斷增加。但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卻顯示廈門空氣質量在好轉,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在地鐵1號線蓮花路口站的工地現場,工地上空沒有粉塵彌漫。這得歸功于工地上設置了一套“消塵神器”。這套神器由移動式噴霧機和微灌霧噴系統組成。工地施工有粉塵時,開啟神器就可以把粉塵給控制下來。在廈門不少工地都設置了這樣的“消塵神器”。
除了對粉塵進行監控,環保部門還對餐飲店的油煙開展了專項整治,并對規模以上餐飲項目油煙凈化設施實時在線監控,確保油煙達標排放。以思明區為例,去年以來,已經在29家餐飲店安裝了這一油煙在線監測管理系統。
這還不夠,廈門還啟動了淘汰燃煤鍋爐和重油鍋爐,積極引導現有燃油鍋爐實施油改氣,有效地減少了空氣的污染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舞劇《二十四時舞》廈門首演2025-03-3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