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21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掛牌,廈門由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篇章,邁入了自貿試驗區的新時代。
新起點,新思路,新作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市國資委出臺《關于推進所出資企業抓住自由貿易試驗區機遇加快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市國資委的推動下,我市國資國企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先行先試,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發揮著引領帶動作用,奏響了新時代的新樂章,助力廈門片區建成投資環境國際化的試驗區和兩岸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先行區。從今天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聚焦自貿試驗區的“國資國企動作”。
建立自貿試驗區是在新的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重大舉措。“國資國企早就‘瞄準’自貿試驗區,掛牌之前,早謀劃,早對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蓄勢待發”,市國資委主任林杰告訴記者,上個月市國資委組織市直屬19家集團負責人前往上海自貿試驗區深入考察和學習,與上海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廈門片區掛牌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里,國資國企動作不斷,“國資國企積極融入自貿試驗區建設,紛紛布局,自貿試驗區正成為國資國企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新平臺。”
布局自貿試驗區 “國企板塊”動作頻頻
4月,建發股份、國貿股份與中國銀行廈門市分行、中國銀行海外分行簽訂海外直貸協議。也是在這個月,國貿控股旗下公司廈門信達與福建三安集團在廈門片區內合資成立廈門市三安信達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
5月4日,廈門旅游集團和廈門市自駕旅游協會、臺灣自駕旅游協會主辦“自駕游八閩,臺車首登陸”活動。5月5日,象嶼集團在廈門片區與亞馬遜(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并與同安區人民政府簽訂電子商務物流合作意向書……
種種跡象顯示,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活力四射,市屬國資國企動作頻頻。截至目前,市屬國資國企已在廈門片區涉及基礎設施、金融、物流、內外貿易等多個領域。接下來,市國資委還將通過國有資本的引導、對接和融入,推動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自貿試驗區和臨港產業、生物醫藥等7大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引領帶動其它資本向廈門“5+3+10”現代產業支撐體系集聚。
國企“十三五”規劃 “自貿試驗區”成關鍵詞
廈門片區的建設,增強了國資國企發展的信心。自貿試驗區不僅是國企當前發展的關鍵詞,在國企“十三五”規劃中,同樣濃墨重彩。建發集團董事長吳小敏表示,“十三五”建發謀求新的發展,將以轉型創新為主導,搶占自貿試驗區機遇,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段時間以來,林杰深入建發、象嶼、國貿等多家企業,走訪調研,為企業搶抓自貿試驗區機遇把脈,為國企未來發展指點方向。
林杰表示,我市國有企業大多伴隨改革開改和特區建設發展壯大,外向度高,對外貿易比重大,對臺交流合作頻繁,產融結合加快發展,“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為國企轉型發展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為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條件,為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市國有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各項主要財務指標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資產總額5100億元,比增12.9%;營業收入1125.6億元,比增11.8%;利潤總額25.5億元,比增13.3%。
四個方面入手 國資國企當先鋒打頭陣挑重擔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掛牌“開跑”,這是廈門產業轉型升級、改革開放的大事。
近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在廈門表示,廈門片區要抓住先機按自貿試驗區高標準來運營。
“廈門國資國企要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中發揮‘當先鋒、打頭陣、挑重擔’的角色。”林杰這樣表示,“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廈門國資國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可做的、能做的、可突破的事情都做起來,加快推進廈門片區建設”。
具體來看,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搭建平臺,連接國際國內市場,凸顯自貿試驗區改革效應。我市國企積極承擔自貿試驗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其中象嶼集團積極策劃和推動海運快件物流新通路及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進口商品保稅展示銷售平臺等一系列新的平臺項目。
第二,創新摸索,為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提供政策支持。如,國貿控股積極利用平行車進口契機,構建平行車進口物流平臺和銷售渠道,配合政府爭取將廈門建設成為汽車進口口岸。
第三,深化合作,把廈門區位優勢轉化為兩岸經濟合作優勢。國企積極與臺灣投資者開展合資合作,推動閩臺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比如,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會將把廈門打造成臺灣進口秋刀魚的生產基地和臺灣活魚銷售集散中心。
第四,轉型發展,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步伐,成為廈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比如,港務集團積極培育發展港口新興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