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股市牛氣沖天,人人懷揣著發財夢跑步入市,廈門幾乎已經進入全民炒股的時代。
但是,面對牛市瘋狂,已經有不少人的身體也跟著瘋狂起來,走路開車時都在盯著大盤,結果輕則視力下降,情緒反常;重則有人心臟病發作,有的患上抑郁癥,還有人視網膜脫落,炒股炒進了醫院,著實得不償失。
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各大醫院獲悉,近日炒股炒進醫院的人還真不少。
每天都有股民走進仙岳醫院
股市風生水起,廈門市民炒股熱情空前高漲。有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廈門的證券賬戶數已達100.57萬個,突破了100萬大關,一人一戶解禁后,這個數字仍在瘋狂增長。如果按照最新的廈門常住人口381萬來算,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在炒股!
股市起伏,瞬息萬變,有很多人還很難適應這個節奏。仙岳醫院心理科楊威醫生向導報記者透露,因為不堪承受股市漲跌而前來進行心理咨詢的患者常年都有,但最近幾月這樣的股民增加了不少,光是5月他就接受了30多名股民的心理咨詢,平均每天都有。
不但如此,導報記者從廈門多家醫院了解到,近期因炒股導致血壓上升、心臟病發、視力下降、眼部疾病等的病人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
股票暴跌 七旬老股民心臟病發
面對蹦極式的股市起落,心臟總是難免跟著怦怦亂跳,對老年股民來說這可是個不小的挑戰。這不,家住前埔的劉先生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就稱,他72歲的父親是個老股民,在家里有空就用電腦查詢股價。
就在前幾天的一個上午,他父親在家看電腦時,見大盤連跌百點,自己所買的股票也受牽連,一時大受刺激,心臟病發作昏倒在地,幸虧家里的保姆及時發現,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
令人咋舌的是,盡管當時情況危急,但老人在病床上甫一清醒,立即拿起手機撥打了兒子電話,不是為了報平安,而是指揮劉先生買賣股票,讓劉先生哭笑不得。
買房首付“縮水” 男子被嚇尿
今年3月,老鄭受不了牛市“盛宴”的誘惑,將準備為孩子結婚買房首付的70萬元投入股市,想通過炒股賺錢后多付些首付。結果直到目前,老鄭“大肉”沒吃著,反而買哪只股哪只股就跌。老鄭的情緒因此越來越低落,變得沉默寡言,晚上還常失眠。
有一天晚上好不容易入睡后,居然夢到股市暴跌自己血本無歸,嚇得滿身冷汗地醒過來,讓他難堪的是,那次他居然發現自己被嚇得尿了床。
實在忍受不下去了,老鄭到心理科找醫生傾訴,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抑郁癥。
長時間盯盤 大學生視網膜脫落
隨著股市大熱,大量新股民紛紛入市,其中不乏在校大學生。他們和專業股民不同,不僅得時時瞅著手機上的股市波動,還得看著課堂上的黑板。
談到那段瘋狂用眼的日子,剛剛闖入股市的大學生小唐多少有點懊悔。小唐是廈門某大學的大二學生,今年2月份開始接觸股市。“聽學長說現在股市很好賺,我就把平時自己節省下來的錢投了進去。”不得不說,小唐在股市里還是有所收獲的,“從2月炒股到現在,掙了快1萬了”。
這幾個月里,小唐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大多在用手機或是電腦看盤,瀏覽各種股評。到了4月中旬,小唐突然發現眼睛看不清,但僅僅以為是自己的近視度加深了,可是去眼鏡店里重配眼鏡時卻發現不管怎么矯正,眼睛視力始終不見提高。在轉診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他的左眼視網膜脫落了,究其原因是用眼過度,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小唐的視力才恢復了正常。
醫生建議
高危人群謹慎入市
針對目前許多老人家也投身股市的狀況,174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姜朝暉給出了建議:老人家除了身體的健康外,心理也要健康平和才能延年益壽?;加泄谛牟?、高血壓等病的人,特別是老人最好謹慎入市。
這些高危人群一旦心理壓力過大易發生意外。姜主任提醒,老年人或是本身血壓就高的人群,炒股時最好量量自己的血壓,如果出現血壓升高的狀況要及時吃降壓藥,救心丸之類的急救藥也要隨身攜帶。此外,在看盤時要常常站起來活動一下,不要長時間久坐不動,易引發下肢血栓。
廈門市仙岳醫院心理科楊威也提醒廣大股民,心理適應能力不強,或者原本就存在身心疾病的人,都不應炒股。股市給人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易引起情緒過分激動起伏,即受到強烈刺激后精神情緒上所表現出來的不正常狀態。他建議股民最好不要把炒股作為唯一的經濟來源,對股市的風險要有清醒的認識。最關鍵的是要敢于面對現實,對待漲跌保持平常心,通過多參加戶外活動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