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了,近期年輕白領因心腦血管疾病引發猝死的消息頻見報端,高血壓是不可忽視的“兇手”。
您了解自己的血壓嗎?昨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本報特邀市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陳偉斌執掌熱線,解答讀者關于高血壓的咨詢。
■癥狀:頭暈脖子痛
出現癥狀時已晚了
年輕人要避免不良生活習慣
高血壓有什么癥狀呢?陳偉斌說,高血壓屬于“無聲的殺手”,相當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癥狀,部分患者會感覺頭暈、脖子痛,很多人以為是沒休息好或是頸椎病,并未引起重視。
“不少人出現癥狀時已經晚了。”他說,血壓控制不好危害極大,致死、致殘率很高,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病死亡與高血壓有關。
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肥胖、吸煙等。從門診來看,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的患者很常見。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和競爭壓力大,很多年輕人常處于疲勞狀態,加上吸煙、飲酒、熬夜、飲食習慣差、體重過重、極少運動,不少人患上高血壓,甚至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約占90%)和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可通過檢查找到病因,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要先排查繼發性高血壓。
■測壓:晨昏必測時段
袖帶式血壓計更準確
多時段測均超標即可確診
高血壓患者要嚴密監控自己的血壓。有讀者詢問,平時用網上購買的腕式電子血壓計測血壓,一切正常,但體檢時測血壓舒張壓超過90mmHg,這是為什么?陳偉斌解釋,腕式血壓計并不準確,建議使用袖帶式血壓計測量。
另外,不同時間人的血壓也不一樣。一天中血壓的高峰主要有兩個時間段,一個是上午6點到10點,一個是下午4點到8點,這兩個時間段也是高血壓患者每天必須測量的。他建議,選擇不同天的不同時段測量3次以上,若舒張壓均在90mmHg以上,基本上可以確診為高血壓。
一名讀者說,每次體檢由醫護人員測血壓,結果都要比自己在家測來得高。陳偉斌說,這是典型的“白大褂高血壓”。有的病人看到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會感到緊張,引起血壓迅速上升,這時測量的血壓并不準確。
■誤區:顧慮“是藥三分毒”
只要吃對藥
就不要擅自停藥
昨日接聽的讀者來電,咨詢最多的是用藥問題。有不少讀者認為“是藥三分毒”,不敢用藥或擅自停藥。陳偉斌說,其實降壓藥絕大多數都是安全的,如果擅自停藥或不規律服藥,極易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引發心梗。
還有的讀者擔心一種藥用久了會產生耐藥性。“這是降壓藥,不是抗生素。”陳偉斌說,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降壓機制,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就應該堅持服藥。
除非是急癥高血壓(能耐受情況下,6小時內要降20-40%),否則應堅持平穩降壓,一般在4-12周內降下來。對于老年患者來說,降得太快反而有風險,因為老人體質較弱,或有頸動脈狹窄等問題。
如果吃了降壓藥還是降不下來,首先要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另外也可能需要調整藥物,加量或聯合用藥。陳偉斌說,打呼嚕也可能引起高血壓。有的病人打呼嚕控制住了,高血壓也得到控制。
【數據】
2014年我市居民
心腦血管疾病調查
心腦血管病死亡:3450例,死亡率為169.60/10萬(較2013年上升13.01%),男性高于女性。
心血管病死亡率:91.87/10萬(較2013年上升27.51%)
(其中以急性心梗最多,去年上報1127例,發病率30.1/10萬,死亡率33.13/10萬;腦卒中上報14340例,發病率382.5/10萬。)
腦血管病死亡率:77.82/10萬(較2013年上升9.81%)
【分級】
高血壓一級范圍
也要注意服藥
高血壓一般分為三級,標準因人而異,如已經有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即使在一級范圍內也要注意服藥控制。
一級: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
二級: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
三級:收縮壓180mmHg以上,舒張壓110以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櫻花爛漫時山間如夢境 廈門各地櫻花迎來盛2025-03-1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