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姐最喜歡吃本港產的肉魚,不過,最近附近餐館換了菜色,肉魚、梭子魚等菜都買不到了。老板告訴她,由于正處于休漁期,本港海鮮供應量少了。休漁即將滿月,休漁的影響最近幾天才明顯地體現出來。常常逛菜市場的市民也發現,本港海鮮的確少了很多。
【現場】
海鮮售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漁船進港了,漁民也都上岸了。此前庫存的海鮮,經過20多天的售賣,已經所剩無幾。”昨天,居住在蓮坂附近的一位海鮮經營戶介紹,經過近一個月的“消化期”,“休漁效應”顯現了出來。
記者昨日來到沙坡尾附近,原本,這里是老漁民的集中地,也是廈門本港海鮮的“老集市”。然而,以往熱鬧的蜂巢山海鮮一條街現在幾乎看不到本港小魚在售。而在海鮮批發市場,原先十分常見的海鱸魚、赤鬃魚等都難尋蹤跡。
據了解,最近幾天,各類海鮮的售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個別遠洋海捕魚的價格甚至比原先提高了60%以上。
【應對】
進口海鮮加大投放量,滿足市場需求
家住廈大附近的陳女士一家十分喜歡吃海魚,他們的飲食習慣可以說是“無魚不歡”。最近,本港海魚供應的減少卻沒有影響到他們的飲食生活。陳女士甚至發現了許多海鮮市場的新“驚喜”, 他們品嘗到了許多種往年吃不到的進口鮮海魚。“我現在每天早上都要趕早去民興生鮮超市買臺灣的青斑魚。”陳女士說,本月上市了來自臺灣屏東的青斑和龍膽魚,肉質鮮美十分受歡迎。
記者了解到,剛剛進入廈門市場的青斑與龍膽魚是受到屏東認證的優質活鮮,市民可以在購買柜臺上看到活鮮產地標章認證。
此外,我市最大的魚類進口商鷺建發最近也加大了包括銀鱈魚、三文魚、龍利魚柳、大斑節蝦等進口海鮮凍品的投放量。
鷺建發的相關負責人胡斌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引進了300多種水產品,其中包括許多從澳洲、馬來西亞等地進口的多種鱈魚、斑魚屬海鮮,滿足我市的市場需求。
【提醒】
四招辨別野生海魚
看顏色
野生魚背部的顏色普遍比養殖魚淡
看眼睛
野生魚的眼睛比養殖魚的眼睛要亮
看魚體
野生魚的魚體有彈性,養殖魚的魚體則比較松軟
看價格
野生魚的價格一般比養殖魚高三至五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舞劇《二十四時舞》廈門首演2025-03-3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