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房成交或創新高
剛需產品持續走俏,島外改善型戶型同樣受熱捧
五月收官在即,廈門樓市成交量再創新高。
五月樓市收官在即,市場回暖之勢仍在延續。在一手房市場,五月前三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突破27萬平方米,全月成交量亦將有望創下近16個月以來的新高;在剛需產品全面發力的背景下,島外改善型產品表現日漸搶眼同樣備受關注。在二手房市場,量增價穩成為近期最大亮點,業內人士建議,應抓住時機,果斷出手。
[供銷兩旺]
月成交將破30萬平方米
上周六,島外兩大剛需樓盤——位于同安新城的恒億·尚品灣、集美灌口的龍湖·嘉譽強勢開盤均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其中龍湖·嘉譽為今年第三次推盤,其推出的3號樓王共144套產品基本售罄。上周日,位于集美湖畔的純新盤IOI棕櫚城首批產品入市表現同樣吸人眼球,項目推出224套97—143平方米兩至四房高層戶型及部分別墅產品,整體去化率達九成。
易居克而瑞數據顯示,得益于水晶湖郡等樓盤的集中備案,上周樓市商品住宅總成交9.56萬平方米,再創今年周成交歷史新高。而截至本月24日,全市5月商品住宅總供應已達2632套共計322973萬平方米,其中,供應套數已遠超四月全月的1418套;全市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量達274596平方米。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的最后一周,隨著世茂御海墅、特房黎安小鎮等項目的入市,本月成交總量超過30萬平方米已毫無懸念,這一數據或將超越去年3月的31.07萬平方米,成為近16個月以來的最高值。
對于熱銷的原因,同策咨詢廈門公司王石生表示,一方面是由于政策因素的疊加效應正在不斷顯現,另一方面,四、五月是樓市傳統購房季,房企也給出了一定的優惠力度,房價相對穩定,購房者觀望情緒有所消減,短期內供銷兩旺的勢頭將得以延續。
[大盤發力]
島外改善型產品受青睞
在本輪剛需產品“唱主角”的成交熱潮中,較大面積段的改善型戶型同樣受到市場青睞。上周全市成交數據顯示,120—144平方米面積段成交套數達293套,環比增加128.9%,144—180平方米面積段與180平方米以上戶型在成交面積上環比分別增加了45.2%和63.9%,其中,島外大盤的改善型產品發力明顯。
以上周首次入市的IOI棕櫚城為例,與95平方米三房一樣,項目127、143平方米的三房、四房戶型同樣受到歡迎,在實現項目整體九成的去化率中發揮重要作用。從本月前不久開盤的海投天源、水晶湖郡成交數據看,其140—180平方米左右的大戶型產品表現尚佳。
新景祥咨詢顧問中心總經理莊友祥表示,近年來,隨著市政配套設施的逐漸完善,島外海滄新城、集美環集美湖片區等區域已成為改善一族的重要選擇之一。“部分大盤在推盤節奏上選擇低開高走,前期推出小戶型的剛需產品,而在社區建設相對成熟后,客戶認知度提升后再推出位置更好、面積更大的改善型戶型,市場的接受度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