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后清潔樓于日前正式投用,導報記者昨日從市政部門獲悉,這座新投用的清潔樓實現了垃圾干濕分離處理。
同時,下半年,湖里區還將有兩座新建清潔樓陸續投用,而隨著垃圾試點的持續推進,湖里區將陸續新增三個小區、社區,進行垃圾分類,同時,全市的多座清潔樓將逐步改造,實現垃圾分離和轉運處理。
三座新型清潔樓將陸續投用
干、濕兩種垃圾,不再混合“包裝”,而是徹底“分家”,各自“打包處理”。導報記者昨日從市政部門獲悉,本月初,新建設的縣后清潔樓正式投入使用,和傳統的清潔樓不同,縣后清潔樓主體采用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并在內部設置了兩套系統,實現垃圾轉運的干濕分離。
據悉,縣后清潔樓中,潮濕類垃圾所采用的壓縮箱為全封閉箱體,實現單獨運輸,并運用單獨的系統,與其他垃圾分離。導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島內垃圾日產量已經增加至3600噸左右,島內垃圾處理能力急需提升,為此,除了縣后清潔樓,湖里區還將再投用兩座清潔樓,分別是中埔清潔樓和鐘宅清潔樓。
湖里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下半年,這兩座清潔樓也將陸續投用,同樣預留兩套系統,實現垃圾干濕分離和轉運。據悉,三座新型清潔樓主要位于城鄉結合區域,將負責周邊區域的垃圾收集和轉運處理。
3個小區、社區試點垃圾分類
去年以來,廈門開始在思明、湖里和海滄三個區,試點垃圾分類處理。根據計劃,今年開始,垃圾分類在全市更多的試點推廣。
導報記者昨日從湖里區環衛處獲悉,繼康樂一期和二期試點垃圾分類后,湖里區將陸續新增三個垃圾分類試點。據悉,聯發心悅小區和裕發小區將于下半年陸續開展分類試點,這兩個小區均位于江頭街道。另外,位于坂尚社區的尚忠社,已于本月初開展垃圾分類,實行上門收集和定點投放進行垃圾清運。
此外,根據計劃,今年,全市每個區都至少要新增兩個垃圾分類試點,為配合試點社區,一批清潔樓將逐步進行改造,并更新相應的垃圾投放、收集和轉運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