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冠以“航拍攝影家”頭銜的陳忠和,2013年開始潛水攝影。兩年多以來,他300多次下潛太平洋抓拍海底奇景近萬幅。昨日,他攜帶精心挑選的百余幅潛水攝影作品來廈辦展,和本報記者聊起了自己從航拍到潛水攝影的心路之旅。
陳忠和介紹自己拍攝的海洋攝影作品。
陳忠和海洋攝影展。
受邀拍攝“神五”飛天
2003年,陳忠和受中國航天集團邀請參與拍攝“神州5號”升天。他以高超的攝影技巧,為國家留下了500多幅擁有獨特視角的珍貴照片。2010年世博會上,陳忠和航拍的深圳標志景觀作品被展出,向國內外游客展示了深圳30年滄桑巨變。此外,他還曾花5年時間在紅樹林拍攝白鷺圖片上萬張,以獨特的視角展現白鷺的生存狀況。
迷上航拍的陳忠和,買了兩架輕型飛機專做航拍,幾十年來,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航拍作品。然而,就在2013年,他又將目光轉向潛拍。
多次潛下太平洋拍攝
60歲本是退休的年紀,但對陳忠和來說,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剛步入花甲的他,花了半年學潛水,考取相關證件后開始進行潛水拍攝。在這過程中,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惡補海洋知識,挑戰身體運動極限,練習操作海底攝影器材。2013年以來,陳忠和300多次潛下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在神秘而變幻莫測的海底進行拍攝。
與航拍相比,潛水拍攝對于陳忠和來說,是極大的挑戰。他說,航拍雖像一只鳥可俯瞰這個世界,“但并不是一只自由自在的鳥,需要飛行員等來協助我。潛水幾乎是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我自己潛水、自己拍攝水下拍攝”。陳忠和說,潛水拍攝是他完成的自己人生中的又一個挑戰,讓他很有成功感。
通常,他在海底50米之處進行拍攝。“困難很多,也很驚險。有次大白鯊的鼻子和嘴都貼到我的攝像機了,我不是也好好地在這里。”陳忠和笑著說,越危險就越有挑戰性。
以海之美喚醒保護意識
綠珊瑚、小丑魚還有大白鯊等等,陳忠和鏡頭下的海底世界之美讓人嘆為觀止。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海底拍攝后,陳忠和在體會海底之美的同時,也將更多目光投向了對海洋的保護上。他說,海底拍攝讓他看到正在受污染的海底世界,看到了人類對海洋的破壞。“看到這么美的海底后,我基本不吃魚了。”因此,他也希望通過這次的展覽喚醒人們對海洋的保護意識。
“我也可能是中國年齡最大的潛水攝影師了吧。”63歲的陳忠和告訴記者,身為環保企業家的他還會繼續將與環保有關的攝影繼續下去。“世界不缺美,只是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