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網絡盛宴——第四屆廈門網絡文化節,昨日下午在廈門市美術館落幕。雖然歷時4個月的文化節大幕已落,但清朗網絡的力量仍在鷺島大地延續。
廈門網絡文化節活動精彩紛呈,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加。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絡辦主任盧承圣,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重耕,中央網信辦處長張光耀等出席閉幕式,向在活動中獲獎的網民代表頒獎,并參觀了“第四屆廈門網絡文化節成果展”,啟動象征廈門英文網上線運營的水晶球。
第四屆廈門網絡文化節由市委宣傳部(網信辦)、市委文明辦、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主辦,各區委宣傳部、廈門日報社、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協辦。活動以“美麗廈門e點贊”為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廈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傳播正能量,講好廈門故事,清朗網絡空間。
20項系列活動,自啟動以來吸引210多萬網民直接參與。閉幕式現場,電子屏回放著本屆網絡文化節舉辦以來的活動畫面,網民代表則獻上舞蹈、朗誦、合唱等拿手好戲,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這是一場網絡大Party!”
對廈門網絡文化節早有耳聞的張光耀在實地感受后表示,這樣的活動有著凝聚人心、滋養社會的作用。廈門在繁榮網絡文化方面做了許多新嘗試,形式多樣,內涵豐富,通過融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理念,發動更多網民參與其中,更加接地氣、連民心。
【亮點】
弘揚核心價值觀 傳播網上正能量
故事篇、印象篇、凈網篇、少年篇、公益篇、生活篇,六個單元、20項活動有序開展,超210萬網友參與關注……4月至8月,第四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再續精彩。我市12家市屬網站、駐廈網站機構和網絡運營商精心策劃、集中發聲,共同導演一場廈門網絡文化的“好聲音”。
1、講好故事
點贊核心價值觀
至今已舉辦四屆的廈門網絡文化節,始終推崇一條主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網上正能量。
在本屆開展的20項活動中,“共同締造e同行”——點贊共同締造好故事主題活動,就是通過講好故事的形式,大力宣傳全市各社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先進事跡。通過各網站記者采寫和網民投稿,一個個生動感人、可讀性強的故事,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在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和App客戶端等平臺展播,由網民對這些故事點贊投票選出優秀故事,并最終評出“20個共同締造好故事”。最終,共產生了174篇好故事、459張圖片在網站上刊發,閱讀點擊總量達106萬,網民評論點贊數超過25萬。
2、走進高校
網絡文明引共鳴
在網民職業結構中,學生已然成為第一大上網群體。對此,本屆網絡文化節主動順應“互聯網+”發展新要求,將網絡文明傳播陣地拓展進高校。廈門理工學院50位同學開展“清朗網絡空間”主題演講比賽,學校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組織開展清朗網絡空間海報設計大賽,線上線下共有2萬多名學生參與,在大學生中引起強烈共鳴。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行的“揭秘網絡詐騙”專題活動,邀請專家就網絡詐騙問題進行解密,全校共有近萬名學生參與線上互動。
而“文明小白鷺網上行”活動,吸引了近3萬名學生網民參與投票,選出“網絡五大不文明行為”,以此呼吁學生網民關注自身網絡素養,一起向網上不文明行為說“不”。
3、“微平臺”
展現美麗廈門
本屆網絡文化節不僅實現了縱向傳播的深度,也體現出橫向宣傳的廣度。既有外國人眼中的“美麗廈門”,也有十秒微視頻里的“美麗廈門”;大到體驗光網城市,小到發現兩岸最美鄉村……這些主題活動通過各種微平臺進行互動,展現了多元的廈門之美。
據統計,十秒微視頻里的“美麗廈門”活動累計投放宣傳短信10萬條,活動瀏覽量11萬人次,征集有效視頻作品113個;“美麗廈門·智慧小區”隨手拍活動線上收到近300張網民投稿的圖片,線下組織體驗活動共吸引3萬多名網民參與。
4、草根網民
成為文化節主角
網絡文化節,主角當然是普通網民,他們在參與中提升文化品位,充分釋放“草根文化”中的正能量。
首屆“廈門網絡鄰里節”吸引了廈門近千個小區、8萬多名網友參與,共同制定了首個通過網絡宣傳推廣的《鄰里公約》,配套的“宜居社區 友愛鄰里”攝影大賽活動收到網民作品超過2000幅。尋找鷺島最萌寶寶大賽更是吸引了8000多名萌寶的參與,投票人次超過1000萬。
5、青少年網民
踴躍參與文化節
針對青少年網民,本屆網絡文化節舉辦了一系列與“互聯網+青少年”有關的網絡文化活動。全國青少年網絡鋼琴大賽共收到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送交的1005個參賽者演奏視頻,官網總點擊瀏覽量超50萬次,共有約23萬人次參與網絡投票。
閩南地區中小學網絡“微拍”大賽共收到來自廈門、漳州兩市122所中小學送交的1867件參賽作品,共有近104萬人次參與網絡投票,活動被評價為“創新了中小學德育教育的形式”,并被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確定為重點扶持推廣項目。(本報記者 陳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