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上下班時,開“順風車”載客賺點錢,卻被劫匪盯上慘遭打劫。近日,集美區法院針對一起順風車劫案作出判決,一名“90后”劫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
乘客搭順風車出行,司機順路賺點錢,這本是一種方便節約的出行方式,但是,卻有人“盯上”了順風車司機。導報記者了解到,最近廈門各區法院受理了多起與順風車有關的劫案。
集美區的被害人小進在海滄一家公司上班,他平時利用上下班的時間兼職做順風車的生意,順路賺一點費用。但是,一次被搶劫的經歷,讓他再也不敢載客了。
今年3月22日凌晨,小進要從杏林街道的暫住處到海滄區新垵上夜班,途中,小進手機網上顯示有一個乘客恰好也要走這段路,于是小進便接下了這單生意。
乘客上官某搭上順風車后,剛開始還與小進正常聊天,可在途中,上官某突然變臉,拿出一把水果刀架在了小進的脖子上,并威脅小進拿出財物。由于小進當時身上并沒有現金,便將價值958元的手機交給了劫匪。
隨后,上官某讓小進繼續開車行駛,還拿小刀頂在他的脖子后面。當行車途中遇到路口等候紅綠燈時,小進趁機跳車并趕緊逃跑。劫匪上官某見狀也只好棄車逃跑。
脫離危險后,小進緊急報警。警方很快將劫匪上官某抓獲歸案。
法官提醒
“三招”防范順風車風險
法官說,如今“順風車”的交通軟件越來越多,隨著順風車市場興起,因順風車引發的風險也逐漸顯現。首先,一些不法分子將順風車司機或乘客作為作案目標;其次,順風車司機駕駛技能參差不齊,乘客可能面臨乘車風險;另外,如果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可能會因“非法營運”的身份而面臨理賠難的問題。
為防止“順風車劫案”發生,法官建議,加強風險提示,提高司機與乘客的安全意識,做好風險防范;創新培訓及規范準入方式,讓“順風車”行業逐漸規范起來;實行實名注冊、上車驗證的方式,減小司機與乘客的人身及財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