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暴雨如注,不少路上的行人躲閃不及。
這就是前天晚上到昨天凌晨發生在廈門的一幕。廈門市氣象臺一度還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和雷電黃色預警。
這是第15號臺風“天鵝”帶來的臺風雨么?當然不是,因為目前“天鵝”距離廈門還有1000多公里,對廈門還沒有太大影響。
暴雨如注局地大暴雨
一場突然的暴雨,前天光臨了島內和集美、海滄,在20時到次日凌晨4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島內東渡站灑下了132.1毫米的降水,海滄大橋監測點更是達到了156.7毫米,都達到了大暴雨量級。
集美、海滄雨水也不少,不過和島內相比,雨下得更加集中猛烈,主要集中在22時以后。前天集美后溪22時到23時之間,一個小時內就下了76.1毫米的雨。
夏天的雨,離不開轟隆隆的雷聲。前天也不例外,廈門局部地區都有較為頻繁的雷電活動。
不過,以往常有暴雨的北部山區,前天雨勢則較弱,多數為小雨或中雨量級。
對此,前天廈門市氣象臺也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和雷電黃色預警信號,直到昨天凌晨1時許才雙雙解除。
是臺風雨?錯,是強對流
這場暴雨讓不少市民錯覺,今年的第15號臺風“天鵝”是不是飛到廈門了?
當然不是,這不是臺風雨,因為“天鵝”還“飛”在距離廈門1000多公里的洋面上,昨天17時為15級強臺風。雖然已經進入了福建48小時警戒圈,不過從目前的路徑預測看,“天鵝”在靠近臺灣東南沿海之后,會“右拐”北上,有可能都不會登陸臺灣。
那前天晚上的這場雨從哪來的?廈門市氣象臺副臺長陳德花告訴導報記者,廈門這場雷雨是由于發生非常局地性的強對流。
陳德花說,前天廈門區域低空熱力不穩定條件較好,且低空存在輻合抬升作用,這些氣象條件造就了強對流,也就產生了暴雨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