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微信上發話,要求財務轉200萬元到一個指定賬戶,財務不到1小時就完成了轉賬手續。但隨后老板追問賬戶余額并要求再次轉賬,財務起了疑心:“這么折騰是要讓公司倒閉的節奏嗎?”這一問才發現,原來這個“老板”是冒牌貨。
財務嚇傻了,警方出手了——市反詐騙中心啟動緊急止付,半小時內凍結第一個涉案賬戶,在接下來的數小時內先后凍結了另外35個涉案賬號,共計415萬元。
【被騙了】
“老板”一句話200萬元沒了
財務嚇得直哆嗦
小李是廈門宜眾貿易有限公司的財務人員,8月31日凌晨她突然收到微信消息,有人要加她。一看對方的昵稱是公司老板的名字,頭像也一樣,她趕緊通過了驗證。
當日上午9點多,“老板”在微信上發話了,要小李把200萬元轉到一個指定的賬戶上。因為平時老板也經常在QQ上要求她轉賬,而且這段時間都在國外,所以她也沒打電話,趕緊下樓去銀行辦了轉賬手續。9點50分,200萬元順利轉出。
過了一會,“老板”又來指令了。這次是問賬戶還有多少余額,要求轉到另外一個賬戶。這條微信讓小李感到吃驚:“老板不可能不知道余額有多少,而且這么頻繁轉賬巨額公款,會影響公司運轉,不對勁!”
主管聽了小李的報告也覺得有問題,經詢問,得知老板根本沒下達過轉賬指令。這下小李傻眼了,在向警方報警時,她一直在不停地哆嗦。
【出手了】
警方追查贓款拆分賬戶
凍結涉案賬戶36個
接到警情已是當天上午10點34分,市反詐騙中心迅速介入。自該中心運作兩個月來,單起超過200萬元的案件,這還是第一起。
只用了3分鐘,工作人員就查明,200萬元被轉到外地一家農行賬戶后,被拆分成兩筆,分別轉入工行和農行的二級賬戶,隨后又再次分解,轉入20多個三級賬戶。
就在警方追查的這短短幾分鐘,這些款項還在不停地被拆解轉賬,動作最快的已轉入第六級子賬戶。警方解釋,詐騙團伙將涉案款項逐級細分轉賬,最終拆分到每個賬戶的金額不超過2萬元,由團伙成員分別通過柜員機提取現金。
想要截住這筆錢,就得和騙子們搶時間,趕在他們拆分提現之前凍結這些款項。工作人員爭分奪秒,核對賬戶信息、聯系對口銀行申請凍結,到當天中午1點多成功凍結了涉案的35個賬戶,395萬元款項被止付。
就在警方追款的同時,還不停有資金匯入這些賬戶,顯然小李并不是惟一的受騙對象。這些資金來一筆被凍結一筆,據悉,反詐騙中心總計凍結了36個涉案賬戶共415萬元。
【別忘了】
該學的防范別疏忽
被騙后記住賬號盡快報警
“騙子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到將贓款轉到第六級的子賬戶內,證明他們是做足準備的。”警方提醒,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要提高反詐騙意識。據了解,此前警方曾組織兩次反詐騙宣傳,但被騙的這家公司都沒有派財務人員參加。
警方分析,此次被騙款項能迅速成功止付,關鍵是受害者在第一時間內報警,并提供了騙子的賬號。“如果發現被騙,要馬上撥打110,反詐騙中心越早介入,就越有可能趕在贓款流失之前緊急止付。”民警說,報警時要提供轉賬雙方的姓名、賬號、交易銀行信息、匯款金額和憑證等一系列證據,有助于警方及時破案。
另外,如果有人通過QQ或微信申請加為好友時,不妨多一個心眼,即使對方顯示的是老板或上級領導的名稱和頭像也不要輕信,尤其是轉賬等涉及財物的要求,務必與對方電話聯系核實,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