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外出游玩 謹防蟲咬
紅火蟻
王勉說,夏秋季一直是蟲咬皮炎的高發期,近期接診較多的還有被紅火蟻咬傷的病例。紅火蟻叮咬較為嚴重,傷口會有如火燒般的灼熱感,大約四小時后,被蜇處將腫起白色膿包。只要不抓破膿包,大部分人十天后就能自然復原。一旦發現自己被紅火蟻蜇叮,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患處,并進行冰敷處理,以防患處發腫。可用類固醇藥膏涂抹患處,較嚴重的可用抗過敏藥,若多部位受傷或出現全身癥狀、過敏,須馬上就醫。在紅火蟻分布區勞作或游玩時,要穿防護衣物和鞋子,避免赤手處理泥土、植物。
恙蟲
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吳曉鷺說,每年夏秋季是恙蟲病高發期,特別是雨后。人在被恙蟲咬了之后,主要有3個特征,一是持續發燒,二是淋巴結腫大,三是被叮咬處潰瘍,且多有焦痂,這是重要特征。恙蟲喜歡叮咬隱蔽、濕潤、味道重的部位,如腋下、乳房下、腹股溝等。
市民應做好個人防護,戶外活動時,應扎緊袖口、褲管口,襯衣扎入褲腰內,減少恙蟲附著或叮咬。在暴露的皮膚和褲腳、領口或袖口上噴涂驅避劑進行防護。
蜱蟲
每年4月至10月是蜱蟲的活躍期。它們一般棲息在草地、樹林中,也寄生在家畜或寵物的體表,一般選擇皮膚較薄、不易被搔撓的部位叮咬。一旦發現被蜱蟲咬,可用酒精涂在蜱蟲身上,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或用煙頭、香頭輕輕燙蜱蟲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被蜱蟲叮咬后出現發熱、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隱翅蟲
夏秋季隱翅蟲也活動頻繁。中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姜曉勇介紹,隱翅蟲體內有強酸,若將其拍死后,酸性體液會留在皮膚上,能引起急性皮炎。隱翅蟲不會叮咬人,也不會主動釋放毒液,遇上隱翅蟲,將它彈走或吹走就好了。如果不小心將隱翅蟲拍死,可用肥皂水清洗蟲體接觸的皮膚,情況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