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瘦弱,時常不明原因發燒,一發燒就總是哭鬧,不愛吃飯,好不容易吃進去也經常吐出來。前幾天,她到市婦幼保健院做1歲常規體檢,醫生發現她尿液混濁,尿中有大量白細胞,診斷為尿路感染。醫生提醒,幼兒早期尿路感染容易被忽視,家長要格外留心。
反復發熱
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谷松磊醫生表示,嬰幼兒不明原因發熱常被當成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處理,家長若不細心,很難察覺尿路感染。當寶寶們發熱時,如果沒有鼻塞、流涕及咳嗽,也沒有大便稀、黏液及膿血等表現,家長要警惕寶寶是不是有尿路感染。
厭食、拒食
尿路感染的嬰幼兒尿路不適,多數患兒早期會表現出不愛吃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體形消瘦,導致營養不良。家長們常因為寶寶營養不良而到醫院求醫,想給寶寶加強營養,卻忽視了尿路感染的可能。
哭鬧、嘔吐
哭鬧、嘔吐也是早期嬰幼兒泌尿道感染的常見表現。寶寶由于發熱及尿路刺激等不適,出現易激惹、愛哭鬧、進食后嘔吐、睡眠差等。這樣的寶寶常把家長搞得狼狽不堪,覺得孩子很難帶。而且,長期尿路感染的寶寶,由于長期感染的消耗,不愛吃飯,睡眠不好,體重和身高等生長發育指標逐漸落后。
早期篩查
谷醫生提醒,如果寶寶有上述表現,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留取寶寶尿液做一個尿常規檢查。留尿前注意先清潔尿道口,前面的尿不要留,留取中間的尿液做化驗,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中段尿”。如果尿常規有異常,要留取寶寶早晨的清潔中段尿進一步復查尿常規+沉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