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15年前,公證改革之風催生了鷺江公證處;15年后,“互聯網+”概念興起,鷺江公證處走出了一條互聯網與傳統公證業務深度融合的路子。從不足千件到五萬多件的年辦證數量,從不足200平方米到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環境,這些硬件和軟件變化的背后,是鷺江公證人始終敢為人先的探索與追求。值此成立15周年之際,鷺江公證處聯合廈門晚報開辟專欄,用真實的公證故事以及公證員的講述,帶您認識公證、了解公證。
在“公證云”APP上,用戶可進行通話、拍照、網頁、錄音等存證。
用戶可通過四大端口登錄“公證云”。
用戶只要登錄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在線公證平臺,即可在線辦理證據保全、涉外辦證和委托聲明等公證業務。這是鷺江公證處于2014年12月在全國首創的“公證云”在線平臺。該平臺還推出了手機APP客戶端。只要注冊成為“公證云”APP用戶,可隨時隨地用手機進行電話錄音、拍照存證、網頁取證、現場錄音等。
鷺江公證處還針對法院送達難的問題,推出了法院電子送達系統。該系統已經在我市法院系統中使用。
【公證故事1】
“公證云”上存通話證據,幫助公司打贏官司
今年3月,廈門一家貿易公司的員工因為疏忽,多發了價值40萬元的石材,但收貨方不承認多收了這部分石材。貿易公司只有出貨單這個孤證,想打官司,卻證據不足。
作為貿易公司的代理律師,福建天翼律師事務所的林黎暉建議,貿易公司負責人撥打對方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電話,再利用鷺江公證處“在線公證平臺”和“語音證據保全系統”將通話內容錄音存證。在通話中,對方未料到自己的一言一語都將被作為證據,無意間承認了多收40萬元石材的事實。
之后,貿易公司向鷺江公證處申請,為這份通話錄音出具公證書,從申請到出證,僅用兩個工作日就完成了。法院開庭審理時,經過公證的通話錄音成為最關鍵的證據,最終貿易公司挽回了40萬元的損失。
亮點 兼顧便利性和權威性
自己拍的照片、存的網頁或者是錄的對話,一拿到法庭上,就遭遇對方的質疑,這是不少訴訟當事人遭遇到的問題。這是因為電子數據具有易變性(可能因為某種目的而迅速改變電子數據)、無痕性(難以辨認電子數據是否為原件或原物)、開放性(很可能被他人非法獲取或者篡改電子數據),所以其證據能力很難被法律認可。但“公證云”作為第三方平臺,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用戶只要下載“公證云”APP,注冊登錄后,選擇通話存證,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即可。當事人使用自己的手機就能操作,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當事人通過“語音證據保全系統”錄下的通話記錄在通話結束之后,直接上傳至鷺江公證處的系統后臺,免費存證,防止當事人篡改、剪切錄音,保證錄音的權威性。當事人還可根據需要,申請制作出公證書。
【公證故事2】
金融服務嫁接“公證云”,記錄交易的每一步
在手機上就能投資、接待,方便的同時也存在風險。創鴻集團推出社交化的金融服務APP時,就遇到在便利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的難題。
創鴻集團董事長陳泓吉說,公司曾與一位客戶合作,一開始簽合同時,雙方協商不需要擔保增信。但陳泓吉調查后發現,這位客戶有負面消息,隨即要求對方擔保增信,但客戶拒絕了。于是,陳泓吉通過鷺江公證處的在線公證平臺將負面消息的網頁存證,客戶自知理虧,只好同意擔保增信。這樣的經歷讓陳泓吉對公證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年初,他的公司計劃推出APP時,他就主動找到鷺江公證處。
如今,創鴻集團的APP與鷺江公證處的“公證云”對接。用戶只要登錄創鴻集團的APP,期間發生的所有交易數據都會存入公證處的云服務器,保證交易安全,必要時,用戶可以直接向公證處申請出具公證書。“公證云”系統采取非對稱加密的方式,即客戶上傳的存證,只有客戶拿著自己的身份證申請才可以看到。陳泓吉說:“這么做就會事先對用戶的交易行為產生約束,等于先種了疫苗,生病幾率就會低很多。”
規劃 做成全國的公證處聯盟
鷺江公證處還計劃將電商服務、網絡金融和權利登記等新興業態整合進來,并把“公證云”做成全國的公證處聯盟,把全國所有公證處都接入在線公證平臺,讓客戶可以在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實現存證、出證。
【“公證云”四大服務端口】
PC端:登錄www.egongzheng.com后操作
微信服務號:搜索公眾號“xmljgz”,關注“廈門市鷺江公證處”
Android版手機客戶端:在騰訊或360APP市場搜索“公證云”下載
iOS手機客戶端:在APP store搜索“公證云”下載
手機客戶端使用說明
1.首次使用需先注冊,實名登記并進行驗證;
2.選擇所需的存證類型:電話錄音、手機拍照、網頁取證或者現場錄音。點擊選擇后,可以直接撥打電話或者拍照,之后將數據上傳至云端。網頁取證可以手動輸入網址或掃二維碼;
3.須出具公證書時,點擊選擇“申請出證”。公證處憑借當事人輸入的密碼調用,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公證員風采】
產品開發全靠自己摸
兼顧需求與公證要求
■公證員趙福林
2012年,廈門市鷺江公證處提出建設“公證云”的計劃,在當時,這是一個從來沒人涉及的領域。處里的資深公證員、中共黨員趙福林加入了研發團隊。趙福林說,公證員希望能把公證從地面搬到云端,在云端的網絡世界建起沒有時空限制、永不休息的公證機構;同時也讓網絡世界里深受糾紛、侵權、誠信困擾的人們可以把漂浮在云端的證據固定下來,在地上的現實世界予以呈現并獲得認可。
趙福林直言,在研發過程中,基本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只能靠自己摸索,既要適應社會信息化的需求,又要堅持公證的基本要求,這是最難拿捏的問題,但最后看到得到社會認可的產品,感覺是無以言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