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來了,2019年,進出廈門島將再添一條通道!你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走隧道往返海滄和島內。廈門第二西通道已于6月10日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
第二西通道路線起自海滄區海滄大道和馬青路交叉口東側,通過海滄端接線工程連接馬青路、海滄大道及擬建的海滄疏港快速路,在海滄大道與擁軍路交叉口附近, 以海底隧道形式穿越廈門西海域,在象嶼碼頭14號泊位附近進入廈門島,沿興湖路前行,下穿石鼓山立交后(隧道洞口)終于火炬北路,通過本島端接線工程連接 成功大道、枋鐘路及擬建的第二東通道。
路線全長7.1公里,海底隧道長6335米。全線采用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標準(結合城市快速路功能)建設,設計速度采用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1.5米。項目總投資估算57.05億元。
全文詳情:
第二西通道建成通車后,將大大縮短馬鑾灣片區、新陽工業區等到廈門島西北部距離。據測算,以往從新陽工業區到廈門機場開車需要半小時左右,隧道建成后,開車時間預計將縮短一半以上。
在建設難度方面,第二西通道將遇到大約3個風化深槽,其中兩個對隧道的施工可能有一定影響。相比之下,翔安隧道一共遇到了4個風化深槽。所謂風化深槽,即 是海底巖層因風化作用形成的“深坑”,其中滿是破碎的巖石,并連通海水。翔安隧道采取了“先固化、再開挖”的方案,成功攻克難關,預計這套成功經驗也將用 在第二西通道建設當中。
“現有通道海滄大橋交通量已遠超設計通行能力,建設第二西通道,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睆B門市發改委表示,除了緩解出入廈門島的交通壓力,為海滄大橋“減負”外,廈門第二西通道還將對海西區域路網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廈門交通今后將更便捷。廈門將打造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預計到2016年基本形成市域內“半小時交通圈”、閩西南“一小時交通圈”。
海滄大橋,高峰期車流量一小時過萬,總車流量日均12萬,超過原始設計流量近150%。海滄大橋早已變得不堪重負,第二西通道的建設將大大為海滄大橋“減負”。期待2019年!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679111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蓮花大廈4樓
CopyRight 2012 閩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20111002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