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廈門會變什么樣?近日,《廈門市建設事業“十三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簡稱《規劃》)正式出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城鄉環境整治、城市管理規劃出一幅藍圖。根據《規劃》,至2020年,廈門將打造12條美麗鄉村景觀帶,完成美麗鄉村建設300個。《規劃》惠及民生,還計劃新增一萬多個停車位、建設保障性住房22500套。
推進住房建設
明年分配3800套保障房
22500套保障房
2016年分配3800套
2017年分配4200套
2018年分配4500套
2019年分配4800套
2020年分配5200套
在《規劃》當中,住房建設被放在重要位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方面,未來五年將根據“各區均衡分布、配套相對齊全、交通出行便利、拆遷難度較小”的原則,規劃建設新陽居住區一期、華鈴三期、同安城北二期、黎安居住區、九溪小區、洋唐三期,新陽居住區二期保障性住房,至2020年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22500套。這些保障性安居工程,將在2020年實現解決本市約2.25萬戶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棚戶區改造也被列作重點,“十三五”期間計劃開展五緣灣內湖南側高林舊村改造(一、二期)、思明區危舊房改造、海滄東嶼村舊村改造等23個項目,涉及拆遷戶數15933戶(45025人),新建及購買安置房21725套。此外,150個老舊住宅的改造提升、建成15個完整社區的目標將在五年內完成。
破解停車難題
五年內擬增上萬停車位
2016年-2017年
開工建設火車站南廣場公共停車場、雙十中學枋湖校區公共停車場和湖東社區配套停車設施、同安新城、集美新城公交始末站及公共停車樓等項目,提供4000個以上車位
2018年-2020年
開工建設萬壽路南側公共停車樓、南湖公園東門地下停車樓、造紙廠地塊公共停車場等項目,建設完成后提供6000個以上車位
《規劃》中提及,全市將按照“擴大停車供應為主,交通需求管理為輔”的原則,加大停車設施的建設力度,至2020年末,新增一萬個以上公共停車位。值得一提的是,將來市民不僅有更多的停車位能夠使用,尋找停車位也更方便了——未來5年,將制定全市停車場信息數據聯網標準和管理規定,實現全市公共停車信息服務全覆蓋,探索單位車位和個人車位錯時停車、資源共享的方式,提高車位的使用率和周轉率,至2020年,停車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將新接入500個停車場數據,提供10萬個以上停車泊位實時信息。
城鄉統籌發展
打造12條美麗鄉村景觀帶
力爭五年內實現
建設美麗鄉村300個
培育美麗鄉村示范村50個
打造美麗鄉村景觀帶12條
廈門島內很小,廈門島外卻挺大。《規劃》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將加快廈門城鄉統籌發展,實現“五位一體”發展,拓展形成“一島一帶多中心”的空間格局,基本實現島內外均衡化發展,城市功能布局進一步優化,居住環境和生態功能進一步改善。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將以“點線面”的攻堅計劃為平臺,以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景觀帶、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為重點,讓城鄉宜居度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構建“山海田城路”的城市新格局。
【相關】
積分落戶政策
未來五年或落實
“十三五”期間,我市或將全面放開落戶限制。《規劃》中指出,積分落戶制度可以為廈門市的建設發展做好人才的儲備,同時也是促進城鎮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因此,在未來五年中,將落實積分落戶政策,同時控制戶籍人口增長規模。
積分落戶,是指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核準分值達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請落戶,建立積分落戶制度是我省貫徹國務院有關政策的重要舉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舞劇《二十四時舞》廈門首演2025-03-3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