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國猛作法院工作報告。一組數字最直觀地反映了我市兩級法院去年的工作:受理案件78951件,辦結68636件,同比上升9.66%和4.55%。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蘊含著全市法院為美麗廈門建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所作出的積極努力。從報告中我們更可以發現,廈門法治進程的每一步推進,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保障民生發展
“司法為民”是報告中的一大關鍵詞。去年,我市兩級法院審結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交通事故、醫療糾紛、建設施工、房屋買賣等各類民事案件24331件,依法保障民權民生,切實增進社會和諧。如積極推廣家事法庭審判模式,加強對婦女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備受社會關注的“奇跡寶寶”交通事故案件得到妥善處理。
在一些重大經濟事件中,法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依法審結夏新電子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件,妥善審理廈門進雄公司破產重整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值得一提的是,市中院還被最高法院確定為企業破產案件審理方式改革試點法院。
深化司法改革
去年,全市法院不斷深化刑事司法改革,不斷完善防范冤假錯案工作機制,深入推進量刑規范化工作。司法公開工作也得以大力推進,通過網絡開展庭審直播,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像存檔,全年公布生效裁判文書38544份。
涉臺司法機制創新也在持續推進。完善涉臺案件集中管轄和司法服務機制,深化與市臺辦及臺商協會的溝通協作,增選10名臺胞陪審員,鼓勵臺胞有序參與司法。全年共辦結各類涉臺案件1498件,辦理司法互助案件116件。
破解執行難題
“執行難”問題一直是我市法院著力解決的重點之一。去年,在成功實現對被執行人銀行存款進行網絡查控的基礎上,法院系統又完成與公安、土房等部門的網絡對接,進一步拓展網絡查控被執行人財產的范圍。
市中院還成立執行指揮中心,開通12368短信互動平臺,試行財產查控與處置分配相分離的工作模式。同時啟動淘寶網拍,拍賣標的上網率、成交率、溢價率均居全省法院第一。全年執結各類案件13663件,執行到位10.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