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4】
關鍵詞:經濟發展
發揮政策激勵的導向作用
總部經濟推動思明區經濟發展。
2014年思明區繼續發揮政策激勵的導向作用,修訂完善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產業人才、文創產業、上市企業等扶持辦法,兌現各類資金4.57億元。“雙百”人才項目達25個,高新技術企業達310家,網上知識產權交易平臺交易額突破5000萬元。
億元商務樓宇增至20幢,總部經濟稅收貢獻率16.3%,時尚產業邁向國際化,思明時尚節升格為廈門國際時尚周。洛可可、倍飛視、格瑞等一批文化產業龍頭入駐思明區,成為全市文創千億產業鏈的重要支撐。月子酒店、高端美容、專業牙科等新興服務業蔚然興起。互聯網零售額增長69%,騰訊、美團網等電商巨頭爭相入駐。兩岸金融中心集聚能力增強,思明金融總部大廈交付使用,臺灣第一銀行落地,一銀租賃、圓信永豐開業運營。
會展業已經成為拉動思明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思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會展經濟發展,立足區域實際,把發展會展經濟作為發展商貿流通業、打造海西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繁榮區域經濟的有效做法和重要舉措之一,培育和完善會展服務產業鏈,不斷拓展會展業發展的空間和規模,全力將思明區打造為中國重要會展名城區和國際知名的會展旅游中心城區。
關鍵詞:民生保障
建好困難群眾幫扶“快車道”
強化社會政策托底功能,建好困難群眾幫扶“快車道”,推出14項措施惠及全區低收入家庭、發放“圓夢”助學金636萬元,幫助1300名學子健康成才。為空巢老人安裝“智能居家寶”,源泉山莊老年公寓試營業,街道日托中心全部建成投用。
投入教育經費18.61億元,加快推進萬景小學、觀音山幼兒園等23個項目,穩步實施積分入學改革,讓3120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有平等就學機會。建成10個“名師工作室”。思明早教公司開辦,早教基地園在全區推廣,首個社區早教服務點投用。
設立27座社區“健康小屋”,取消市場活禽交易,推廣學校食品安全自主管理信息平臺。
關鍵詞:城市管理
文明創建更加有序
文明創建更加有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價值觀論壇等“九個一”宣傳活動,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城市義工項目入圍第三屆中國社會創新獎。
在全國首推一批“馬路天使驛站”,讓環衛工人能夠喝上熱水、吃上熱飯。率先建立違法建筑快速處置機制,“兩違”整治成效明顯,環島路綜合整治有力推進,觀光自行車系統正式上線。“琴島”十大惠民工程全部完成。
狐尾山等健身步道和40個校園綠化得到提升,新增街心公園13個、園林綠地10公頃。開展空氣清潔行動,建成10個安靜居住小區,獲評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區。
關鍵詞:社會管理
推出社區分類治理模式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全面鋪開,先行推出老社區、新社區和“村改居”社區分類治理模式,出臺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實施意見,編制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制定“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申報辦法,“社區園圃”等149個項目有序推進。老劇場文化公園、狀元廣場改造等打開老城區“透氣孔”。98個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建成、4個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試點運行。
率先在全省建立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管控機制,二代身份證智能門禁系統全面推廣,“一鍵式”報警系統試點建設,中山路防恐自動升降系統建成。刑事警情連續三年下降,群眾安全感不斷提高。
依托“數字安監”平臺、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成全省首家學校生命安全教育館,加強搶險救災、森林防火等演練,民兵應急救援分隊組建完成,為應對自然災害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