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借一曲“散文詩”放出催淚彈之后,本周的李健再次吟起了關于“十點半地鐵”的詩。據李健所言:“我這兩年遇到了兩首好作品,一個是《父親寫的散文詩》,還有一個就是《十點半的地鐵》。”競演當晚,他一身墨綠西裝亮相,藏在胸口的刺繡玫瑰不改文藝本質,在演唱中,他更使用了于自身而言并不常見的轉調,不同于以往的風格呈現讓眾人有些意外,可對此他卻表示:“歌唱跟文學一樣都是敘述的藝術,作品是第一位的,不能以破壞作品的意境為代價來展示自己的嗓音,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要保全作品。”而在對歌唱的敘述進行一番科普過后,他更首次直言對《歌手》舞臺的理解:“我覺得在這里,不僅僅是在比華彩在比華麗,很多時候真正較量的是敘述。敘事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難,因為你要選定一個自己的語氣,腔調,你的音色,如何讓人幸福,它有時候更耐人尋味。”
回首過去切入大眾生活 李健暢聊曲中“疲憊感”
回顧李健以往的歌曲演繹就能發現,《十點半的地鐵》這首歌并不同于他以往的演唱風格,甚至他本人也表示:“這不是我擅長的音樂類型。”但之所以選擇這首歌曲,則是因為作品“足夠好”。備戰期間,聊到曲中情感,李健直言歌里的“疲憊感”是大眾的切身體會:“這首歌它只不過他換了一個場景,它更多寫的是一些人在都市生活的困境,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對未來的不可預知性,甚至是剛畢業出來的那種孤獨無助感”,而這些恰恰都是他自己曾經擁有過的。也正是因此,在本場的編曲中,李健特意加入了早年坐地鐵時常聽的作曲家薩蒂的《玄秘曲》,并透露自己也曾嘗試續寫本曲歌詞,但最終只能作罷:“因為歌曲承載的信息畢竟是有限的,但人間萬象是寫不盡的。”
十點半的地鐵 (Live) - 李健
詞:于歌
曲:劉錦澤
編曲:劉卓
Program:劉卓
豎琴吉他:向嵬
鋼琴:劉卓
十點半的地鐵
終于每個人都有了座位
溫熱的風
終于能輕輕地靜靜地吹
身邊的姑娘 胖胖的她
重重地 靠著我睡
我沒有推 我不忍心推
她看起來 好累
矮下了身子 向后仰
我懶散地 伸長了腿
對面的 大叔
在鼾聲之中 張大了嘴
旁邊的阿姨 左搖右晃
她睡得 找不到北
身邊的 妹妹 和朋友談誰
是是非非
我也 疲倦了
這是我唯一 不失眠的地方
悲傷的 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