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井噴式出現的挑戰類節目堪稱綜藝界的“扛把子”,但在電影大片式的大場景、大明星制作手法日益平常的背后,觀眾對海外拍攝、大咖陣容習以為常,口味也越來越難滿足。以“挑戰”二字為命題的明星戶外綜藝,還有什么花樣可以翻新?
12月18日在江蘇衛視首播的《我們的挑戰》,有意做出一些變化。黃曉明、劉燁、沙溢、阮經天、薛之謙、岳云鵬,六位明星嘉賓都不是綜藝首秀,但觀眾卻能明顯感受到他們不同于以往的顛覆形象。
首期節目設置為野外生存挑戰,談到這一命題的初衷,總導演陳滌透露《我們的挑戰》想要讓明星們忘記身上的光環,展現最真實的一面,進而從素人化的明星身上一觀“眾生相”——把大咖的明星拉入素人堆里,通過明星的影響力,把素人的真實生活展現給觀眾。
不做無意義的挑戰,任務、游戲背后都有“故事”
首期節目的野外生存挑戰,六位嘉賓被“流放”到泰國無人小島,要在島上度過兩天一夜,沒有現成的食物,沒有現成的棲息場所,一切都需要自力更生。這樣的設置,難免讓觀眾聯想到不少類似的節目。
但在總導演陳滌看來,節目其實在挑戰任務中“埋伏”了很多“內涵”,“所有的任務和游戲的設置,都不是無緣無故和毫無目的的,而是針對六個人的特點量身定做,考驗挑戰者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常識”。比如貢獻了不少笑點的食物選擇環節,冰淇淋VS鹽、可樂VS醬油、真假牛排,三項看似隨意的安排,實際上大有深意。陳滌透露,這些食物中包含了人體生存必需的鹽、水以及熱量,“我們的環節設置都有內涵意義在里面,我們想做的就是,希望把更多的東西,讓觀眾在哈哈一笑后都能有所感悟。”
讓很多觀眾笑到捧腹的“模擬跳傘”,并非一次“為難”明星的存在,挑戰過程中,黃曉明、阮經天等嘉賓提到的恐高,也是很多普通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陳滌告訴記者,嘉賓所挑戰的事物,就是要從每個人各自內心的恐懼開始,“不一定是很大的挑戰,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大都是平常人不容易克服的東西”,而這種強調平凡、普通的挑戰內容,更易于觀眾的代入,從明星的挑戰中審視自己。
上山下海、日曬雨淋、吃不飽睡不好,“挑戰”類戶外綜藝難免展現嘉賓“受苦受難”的畫面,不禁要問:讓明星前赴后繼吃這樣的苦,到底有沒有意義?對此,陳滌表示,節目中所有所有游戲和設置,都是素人做過的,挑戰本身并不難,例如嘉賓在島上的體驗,就是島民會有的經歷,“只是對MC來說,因為是比較恐懼的事情,所以會難一些,但我們絕對不會刻意刁難。”陳滌還透露,首期的野外生存,只是眾多挑戰主題之一,“我們之后還會進行極限打工,幫助他人完成愿望,參與冬奧運動等,這些挑戰都是普通人真實在做并且可以完成的任務。”
我們的挑戰橫版海報
薛之謙在挑戰
將明星拉入素人堆,把真實生活展現給觀眾
《我們的挑戰》開播前,業界對節目“老司機”集結的陣容好奇不已。黃曉明、劉燁、沙溢、阮經天、薛之謙、岳云鵬,六位嘉賓全算得上綜藝熟臉,不管類型如何,都上過戶外真人秀的戰場,可以說,觀眾對他們的真人秀表現已談不上新鮮,那么,節目組為什么要選擇這六個人,又準備怎樣提煉他們身上還未被發掘的個性魅力?
電影、電視劇、音樂,不同形式的作品賦予明星為大眾所知的光鮮,然而,不管是演員抑或歌手,都有各自會面臨的事業瓶頸和生活危機,剔除掉明星這一職業光環,他們也是普通人,擁有和平凡人一樣的社會壓力。
總導演陳滌介紹,這一季節目的6位成員,有些人或許是綜藝常客,但他們的身后隱藏著很多大家熒幕上看不到的弱點,“比如阮經天,雖然是顏值擔當,但經歷了那么多年,在小鮮肉層出不窮的時代,希望他能用實力證明自己;薛之謙在沉浮多年后成為了綜藝一霸,我們希望他能夠回歸自我;黃曉明在熒幕前是帥氣、安全感十足的男人,但他也有害怕、顧忌的東西。”
首期節目播出后,網友討論度極高的模擬跳傘環節,即暴露了明星面臨突發挑戰時真實反應。在這一過程里,觀眾看到了薛之謙嚇得流口水,劉燁緊張之余大腦還在分析,阮經天極度恐高帶來的情緒失控,而通過這些表現,陳滌認為,其實已經剝離掉明星平日的職業面孔,“雖然他們星光閃耀,但都有自帶的缺陷,希望他們通過節目,能夠有所改變,戰勝自己的弱點。我們希望觀眾在熒幕上看到他們每個人的蛻變。”
因此,節目中的挑戰才會從每個人的內心恐懼展開,在陳滌看來,這樣的設計讓節目更具備眾生相,將頂端的明星拉入素人堆里,進而把素人的真實生活展現給觀眾,“不光是明星的挑戰,之后也會加入很多素人的挑戰,在挑戰過程中,慢慢會看到素人對明星挑戰過程的評價,會有一個綜合比較,讓大家明白真正的成敗不取決于結果,而在于過程。”
沙溢挑戰中
挑戰中
不止于簡單的博大家一笑,還想和觀眾聊聊人生
綜藝節目向來容易被誤讀為視聽刺激和感官娛樂的“膚淺”存在,加上懸在節目創作者頭上的收視率“高壓線”,導致綜藝節目常逗留在搞笑、娛樂的初級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制作《我們的挑戰》,陳滌希望節目不止于簡單的博觀眾一笑,而是在歡笑過后還能帶給大眾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這樣的訴求之下,《我們的挑戰》希望在每一個環節的創意來源和價值引導上做一些嘗試,節目組立足于打造一檔素人視角的綜藝節目,從明星”挑戰”中看見“我們”,因此在整個“挑戰”的任務和游戲設計上,傾注了導演組想和觀眾聊聊人生的社會價值目的。
普通人在從事的極限性工作有多少艱辛,冬奧會的準備工作貫穿了多少平凡職業者的努力,普通人的心愿如何實現……陳滌表示,雖然節目啟用的是明星嘉賓,但真正的第一視角其實是隱藏在明星符號下的每一個素人。
首期節目中的部分挑戰,高空跳傘,撿樹枝搭帳篷,用打火石生火……對明星來說,這些是日常無法接觸到的行業和事情,而節目借此營造出極端的環境,甚至帶來一些困境,卻是來自于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和事。每一個想要嘗試跳傘的普通人,支撐其冒險精神的是職業教練一天重復數次的高空實踐;荒蕪島嶼上的生存經歷,是每一個原住島民從原始走向文明的必經之路。怎樣突破這些困難和困境,則是明星們需要在節目中傾盡全力的試練。
陳滌還強調,困境與解困其實暗藏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各種不確定因素,造就了生活中的意外和沖突,關鍵在于如何去化解和面對這些“挑戰”。甚至,節目組在拍攝過程中,就面臨過這一命題。“第一期里的那座小島,是我們前期尋找了好久,才找到的一個合適拍攝的地點,但卻碰到了泰國國喪,拍攝期進行了調整;訂購機票的時候,遇到當地機場跑道修建,直飛當地的航班都取消了,只能落地其他地方再坐汽車。”不過,這些突發意外,也被陳滌視為真人秀的魅力所在,“對于導演組而言,也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挑戰
。”